祢衡《鹦鹉赋》作年新考

时间:2022-10-30 01:42:05

摘 要:《鹦鹉赋》作年,学界有建安三年(198)、四年(199)二说,通过梳理祢衡生平,考定《鹦鹉赋》作于建安二年(197)冬。

关键词:祢衡 《鹦鹉赋》 作年新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85-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751041);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EC065)

作者简介:彭春艳(1978―),女,湖南常德人,文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融)上疏荐之曰:……‘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孔融上疏荐祢衡之近日,路粹、严象擢拜台郎。《后汉书》卷一百:“《典略》曰:‘(路)粹字文蔚,陈留人,少学于蔡邕,建安初以高第擢拜尚书郎,后为军谋祭酒。’”[1] (P.2278 )《魏志》卷二十一:“《典略》曰:‘(路)粹字文蔚,少学于蔡邕。初平中,随车驾至三辅。建安初,以高才与京兆严象擢拜尚书郎。’”建安三年(198)春正月,初置军师祭酒。[2] (P.603;P.15 )则路粹拜尚书郎只可能在建安元年(196)、二年(197)。初平元年(190)二月丁亥,迁都长安。[1] (P.369 )兴平二年(195),长安乱,秋七月甲子,天子东迁,败于曹阳。建安元年(196)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秋七月甲子,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S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献帝春秋》:“天子初至洛阳,幸城西故中常侍赵忠宅。使张杨缮治宫室,名殿曰‘杨安殿’,八月辛丑,幸南宫杨安殿。八月庚申,迁都许。己巳,幸曹操营。”[1] (PP..378-380 )路粹初平元年(190)二月随车驾至三辅,拜尚书郎在建安元年(196)七月还洛阳时。“许都新建”在建安元年(196)八月,《三国志》言在九月。孔融荐祢衡之疏中称“臣、使衡立朝、天衢、云汉、紫微、帝室皇居”,可证时孔融在朝为臣。孔融为北海相六年,“刘备表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百人。……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及献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1] (P.2653;P.2654 )孔融为将作大匠在建安元年(196)八月,荐祢衡亦在此时。“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之服。……(衡)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文士传》曰:“魏太祖欲辱衡,乃令人录用为鼓史。后至八月朝普天阅试鼓节,作三重阁,列坐宾客,以帛绢制作衣,一岑牟,一单绞及小T。”[1] (P.2655;P.2656 )考诸陈垣《中西回史日历》,建安元年(196)八月辛丑为八月初八;庚申为八月二十七;己巳为九月初七。[3] (P.106;P.1023 )如此,与《后汉书》己巳在八月相矛盾,故当以《后汉书》为是。辛丑隔己巳二十七日,若辛丑为八月初一,庚申为八月二十,己巳为八月二十九;若辛丑为八月初二,庚申为八月二十一,己巳为八月三十。庚申八月二十(二十一)迁都许,此后十来天征孔融、融荐祢衡、曹操录衡为鼓史、衡击鼓骂曹在时间上来得及,故祢衡为孔融所荐、击鼓骂曹在建安元年(196)八月。“融深责数衡,并宣太祖意,欲令与太祖相见。衡许之曰:‘当为卿往。’至十月朝,融先见太祖说衡欲求见。至日晏,衡着布单衣,疏巾履,坐太祖营门外,以杖捶地,数骂太祖。太祖敕外厩急具精马三匹,并骑二人,谓融曰:‘祢衡竖子,乃敢尔!孤杀之无异于雀鼠,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人将谓孤不能容。今送与刘表,视卒当何如?’乃令骑以衡置马上,两骑扶送至南阳。”[2] (P.312 )可见祢衡被送给刘表在建安元年(196)十月。孔融在祢衡24岁荐之,则祢衡生于熹平二年(173)。被黄祖诛杀时年二十六,[1] (P.2658 )其卒在建安三年(198)。刘汝霖系其卒于建安四年(199)。[4] (P.440 )孔融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壬子弃市,时年56[1] (P.385;P.2278 ),其生卒年为元嘉三年(153)至建安十三年(208)。初平三年(192)孔融四十岁,时祢衡20岁,与本传“始弱冠”说相符。至此,陆侃如假定“弱冠”为二十、孔融大祢衡二十岁推祢衡生卒年可得确证。[5] (P.254 )

祢衡《鹦鹉赋》见于《文选》卷十三、《事文类聚》后集卷四十三、《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六十七、《郝氏续后汉书》卷六十六下、《古赋辨体》卷四、《湖广通志》卷八十三、《历朝赋格》中集骚赋格卷五、《历代赋汇》卷一百三十、《七十家赋钞》卷四、《全后汉文》卷八十七、《北堂书钞》卷九十八、《初学记》卷三十、《古俪府》卷十二、《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九及二百十三、《渊鉴类函》卷四百二十一摘录。《鹦鹉赋》之作年,陆侃如[5] (P.332 )、吴文治[6] (P.215 )、康金声[7] (P.271 )、阮忠[8]系于建安三年(198)。刘知渐系于四年(199)[9] (P.15 )。该赋作于黄射为章陵太守时,每郡置太守一人[1] (P.3621 ),不妨考察章陵太守之出任者变迁。“(建安二年197年),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公遣曹洪击之,不利,还屯叶,数为绣、表所侵。……冬十一月,公自南征宛,表将邓济据湖阳。……建安三年(198)三月公围张绣于穰。”[2] (P.15 )湖阳在南阳与章陵间,在章陵北。[10] (PP.49-50 )建安二年(197)十一月湖阳由刘表将邓济把守,说明湖阳及其南之章陵此时属刘表,张绣已经退至穰。黄射为刘表将黄祖之子,故黄射为章陵太守当在章陵属刘表时。建安二年(197)十一月黄射有可能为章陵太守。“(建安)三年(198),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1] (P.2421 )“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建安四年(199)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十二月,公军官渡。“太祖据袁绍于官渡,绍谴人找(张)绣。……绣从之,率众归太祖。”[2] (P.211;P.329;P.17 )张绣归曹操在建安四年(199)十一月,故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始于建安四年(199)九月,刘表平定张羡在此前,“围之连年不下”可见平张羡在建安四年(199),而非建安三年(198)。《续后汉书》卷五:“蒯越……佐刘表平定境内,诏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蒯越为章陵太守在建安四年(199)。如此则《鹦鹉赋》作于建安二年(197)或三年(198)。建安元年(196)八月祢衡为曹操录用为鼓史,十月转刘表,在刘表处当有段时间,但不会太长,才转黄祖处,作《鹦鹉赋》。建安三年(198)被杀,作赋与被杀相距当有段时间;惜史书无见建安二年(197)、三年(198)进献鹦鹉之记载。《鹦鹉赋》言“严霜初降,凉风萧瑟”可证赋作于冬季,故系于建安二年(197)。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陈垣.中西回史日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6]吴文治.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M].合肥:黄山书社,1987.

[7]康金声.汉赋纵横[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8]阮忠.论建安赋风[J].许昌师专学报,1992,(4).

[9]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10]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Z].上海:中华地图学社,1974.

上一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及应用探索 下一篇:教学价值和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