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10-30 01:21:23

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类教学法的有效性越发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毕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如果一个教学方法看似科学,应用起来还不如传统教学方式有效,这样的方法就是浪费教育资源,是伪教学改革,所以有必要对教学法进行有效性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例题教学进行有效性探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例题教学;有效性;研究

纯粹直白的概念式教学明显无法达到让学生充分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教学效果,将知识点融入例题中去,例题中的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知识点具体化地表现出来,例题教学被众多教师所采用。例题教学是否真的科学有效,如何充分发挥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广大教师探索。

一、例题教学

例题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概念、定理、性质、法则以及思想方法具体到一个情境问题中并让学生去解决,以实现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例题教学不是泛滥的使用各类习题,而是有计划地使用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教师也可以在原例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式进行深化教学。习题是做不完的,采用例题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及其强化策略

例题教学法教学目标合理、明确。课堂教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个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在教学目标上,例题教学的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例题教学更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固学的教学目地,高效完成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教一年级学生认识人民币的课程中,教师先问:我今天花了100买了新衣服,这100是指多少钱呢?这时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100块,当然这不是标准的人民币单位,教师应该开始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再以请教者的身份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一元等于多少角呢?一角等于多少分呢?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简单的几个问题就囊括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也学得快,教学任务也很快完成,有效性得以体现。问题设置从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有效性会更高。

例题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量,也是判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例题教学是模拟现实情境的,这会提起学生的关注兴趣。有了兴趣后,学生会积极投入到“做”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稍微添加些竞争气氛,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可以最大化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教授五年级学生小数加减法的时候,先让学生解决一个三位数的整数加减运算,算完后再让学生探索小数的加减运算。这时可以加入情境:现实生活中买东西总会遇到不足1元零头的情况,5角就是0.5元,3角就是0.3元,如何运用小数知识更快地计算账目呢,学会了小数运算就可以啦。学生会被此问题情境激励出兴趣,投入到探索中,教师应提示学生:整数加减要把对应数位对齐,小数加减也要对齐,怎么样做到对齐呢?教师还应随机抽取学生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再写出几个小数加减运算例题让学生进行总结得出小数点对齐的运算要领,最后以习题辅助即可。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掌握整数运算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再加上情境兴趣和学生竞争心理,学生课堂参与度会很高。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关键。

小学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实现教学目的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要充分发挥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例题,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

参考文献:

郭其龙.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11).

上一篇:对大数据时代下雅昌艺术网商业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心得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