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应用探究

时间:2022-10-30 12:01:25

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应用探究

摘要: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进行岩土勘察,这也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意义重大。虽然在岩土勘察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会造成勘察数据的不准确,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重要性;现状;内容;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条件、项目类型等,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也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勘察单位事先准备不足,行为不规范就会影响勘察的准确性,就会造成勘察数据缺乏准确性。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状。

1、重要性。在勘察施工中,要根据基地的不同性质,选用不同的、适合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地基上的性质有以下几类:对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常用标准贯入试验,需要注意的是标贯击数的精确度会影响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对于淤泥、淤泥质土,由于软土的灵敏度高会影响到钻孔,因此一些勘察单位广泛布置静探孔或采用全静探来降低成本。对于沿海附近地层中分布的淤泥、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砂土、粉土,又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最好采用静力触探,这样不但能准确分层,而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可为建设项目的没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数据,及时避免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不利条件,避免或节约项目施工中的处理费用,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生产进度。因此,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虽然所占比率不大,但其作用和意义显得十分重要。

2、发展现状。国内以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相应的技术手段、仪器及设备十分缺乏,在实践运用中往往会面临许多问题。但随着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能够承担各类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目前,其发展状况良好,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超高层建筑、处理复杂地基、移山填沟、地下工程、核电站、开挖深基坑、围海造陆、高层建筑和海上平台等。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设备和技术较差,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最新技术的投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应用发展,不利于工程进度的加快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待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岩土工程中勘察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

1、勘察前准备。第一,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勘察人员要通过实地勘探、查寻史料、咨询居民等途径,整体掌握建设项目范围内岩土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并广泛收集建设项目的各种资料,如建筑规模、结构类型、结构特征、基础形式、地面整平标高、荷载分布及拟建物对变形的要求,这样有利在实际勘探的工作量布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注意工作量的布置。要注意布置勘探点的位置、深度和间距,严格遵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不能随意更改和取消。

2、勘探与取样。

(1)勘探。有物探、钻探和坑探等方法,哪个方法更合适客观需求,则需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特性予以选择。物探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研究基础,通过使用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目前常用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具有轻便、经济和迅速的特点;钻探和坑探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十分重要,尤以钻探使用最广。钻探通常采用岩芯钻探、冲击钻探、回转钻探、小径机械回转钻进及小径冲击回转钻进等;如果地下地质情况难以用钻探方法查明,则可使用坑探方法,即用挖坑方式探测地层的地质情况,其类型颇多,可以根据项目及勘察要求予以选择。

(2)取样。在取样时,必须考虑到取样的位置、数量及技术等问题,具体情况可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上的规定。通常采用贯入式、回转式取土器,在场地的不同岩土层取样不少于6件。在取样时需注意一些问题,如到达预计取样位置时,要将孔底的浮土清除;平稳下放取土器,避免侧刮孔壁;贯入取土器最好使用静压方式,力求快速连续;在提升取土器时,旋转2-3圈,避免逃土现象。同时,要保持取样的间距,做到错开取样,且不要在钻进回次的底部、分层交界处选取岩土试样。

3、现场检验与监测。作为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场检验与监测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工程项目的进度效益,并与勘察、设计、施工共同组成岩土工程的完整体系。通常来说,这两项工作是在整体项目的勘察和施工期间进行的。

(1)现场检验。即在施工阶段对勘察成果的验查和施工质量的监控。主要对岩土工程的勘察成果与评价建议加以验证核查,一旦发现有出入,还应再次进行补充勘察。再就是控制与检验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即进行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

(2)现场监测。为了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营,需在工程各阶段对岩土体性状、不良地质现象和地下水等进行监测。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施工和各类荷载作用下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二是对施工或运营中结构物的监测。三是对环境条件的监测。

4、原位测试。通过原位测试,可以获得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岩土体现场实际状态下的岩土参数,正确认识岩土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特性,为岩土体工程设计及治理提供工程设计参数。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中,常用的土体、岩体原位测试方法有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及抽注水试验;以及波速试验、岩体变形试验、现场直剪试验及岩体应力测试等。

三、注重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的大力推广。

当今世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向前发展,原始落后的生产设备已逐渐被社会淘汰,正在被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设备所取代,数字化设备已在社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岩土勘察需要测量很多东西,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传统的勘察工具已无法满足要求,为适应时展的趋势,岩土勘察必须向数字化发展。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想解决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遇到一些新问题,引导岩土工程朝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技术。目前,工程物探专业有鉴于传统勘察技术的落后,力图打造具有采样密度大、成本低、速度快及信息量大的勘察技术和设备,在电学原理、电磁波理论和弹性波理论等学科基础上,总结和研发出多种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和设施。这些新技术通过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科学、系统地管理岩土工程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分析岩土工程资料、进行指标统计分析、模拟岩土工程施工、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模拟制作岩土工程图件及分析岩土工程治理效果等。同时,还能分析和模拟复杂的岩土问题的发生、演变过程,以便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

五、结束语。

岩土工程中的勘察技术应用是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众所周知,一些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岩土工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以及动力参数,都有赖于勘察技术的应用而获取。然而,岩土工程勘察是非直观的,具有很大的间接性和危险性,勘察人员必须掌握各类相关的规范及规程,在勘察应用中要认真仔细、考虑周全,这样才能保障正常的勘察进度,获得正确的勘察结果,从而满足建设项目的设计使用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和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叶国琳.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09-06-01;

[2]张其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见问题[J].施工技术,2009-06-28;

[3]郭超英,凌浩美,段鸿海.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地址出版社,2007:3-5.

[4]刘兆宁.滨海洼地区岩土工程勘测[J].西部探矿工程,2002,增刊(001):74-75.

[5]王奎华,陈新民.岩土工程勘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上一篇:高等级沥青路面冷再生适用性分析 下一篇:现浇泡沫轻质土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