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志丹县域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10-30 11:26:40

关于发展志丹县域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论述了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志丹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域、文化、经济、人才资源优势;提出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转变观念,增强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意识;建立完善宏观文化管理机制体系;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做好文化产业宣传促销工作。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地域优势;本土文化;文化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志丹县近几年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力带动下,各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却呈缓慢滞后的态势。结合志丹实际,笔者认为,本县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土文化,大力推进志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特色效应拉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从国内形势看,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全国各地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产业,我们面临着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谁能抓住机遇,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志丹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多彩的民间艺术,可谓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多年来石油产业一直是本地的主导产业,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石油,而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发展看,前景不容乐观。经济结构单一是束缚志丹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而,大力发掘本土文化,做大做强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志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近年来,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志丹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西部百强”,“陕西十强”,随着2006年“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目标的提出,志丹的环境改造和文化事业建设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加之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陕北人豪放的性格和热情好客的待人风格,对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本土特色”即是优势,人无我有。无论志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还是民间艺术饮食文化,都是独具特色的志丹本土文化,发掘潜力巨大。

1、志丹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志丹县位于陕西延安的西北部,历史上曾为边关要塞,也曾为少数民族所占据,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志丹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是,志丹号称“红都保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故乡,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和景仰。有多处革命历史遗迹旧址,如芦子沟刘志丹旧居,刘志丹烈士陵园,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坪中央党校旧址,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等,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可以说,志丹的红色文化资源独一无二,非常适合开发红色旅游产业,吸引全国各地希望接受红色洗礼人士的到访。

2、志丹有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

(1)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近年来随着山川秀美工程的展开和环境改造工作取得的卓越成效,志丹大地已由黄变绿,山青水碧天蓝。志丹境内黄土高原风情浓厚,最具观光价值的有永宁山、三台山、九吾山、太白山、金鼎山、旦八寨子、洛河峡谷“五山一寨一峡谷”。其中有“洛上奇峰”之称的永宁山曾上过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九吾山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委会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永宁马头山保留着迄今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尊保存完好的道教真身坐化神像,山周洛河蜿蜒,奇峰叠嶂,林木苍翠,自然风光独特。

(2)瑰丽的民间艺术文化。志丹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家家女人都会的剪纸(窗花)艺术,精巧的刺绣工艺,现在民间仍流行的套鞋垫手艺,有带有宗教色彩的羊皮扇鼓,有从古吹到今的唢呐,也有乡间老人会唱的信天游,陕北说书等。志丹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珍贵的精神瑰宝,极具开发价值。

(3)本土气息浓厚的饮食文化。志丹的饮食文化极具本地乡土气息。流传已久的特色风味如水黄沙甜的黄米馍馍,糯香的软面油馍馍,闻名遐迩的小吃志丹擀面皮,还有醇香的糖酒和能暖胃治病的糜子黄酒。最为驰名的是羊肉剁荞面。“羊肉剁荞面制作技艺” 和“糜子黄酒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称得上志丹一绝的羊肉剁荞面,羊肉的烹饪方法独特,加上本地独有的山野佐料地椒,做出的羊肉肉香汤鲜,不膻不腻,常为外来客所称奇,而剁荞面技艺现在只有少数农村中老年妇女掌握。

(4)民俗风情文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志丹的婚丧习俗,年节习俗也独具特色,值得访客了解考查。

3、志丹有充足的人才资源

志丹文化艺术方面人才众多。民间有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如唢呐艺人,说书艺人,民歌歌手,剪纸能手,刺绣能手。有2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2人被认定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李秀珍出版了《李秀珍剪纸集》,刺绣作品《清明上河图》获“2011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参展作品二等奖。

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涌现了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其中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挂红灯》、《兰花花》获省级多项奖,舞蹈《陕北汉子》获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二等奖,创九届来陕西最好成绩。

众多的文化艺术人才为志丹县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有生力量。

上一篇:试论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下一篇:高校新生辅导员助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