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经济型酒店竞争优势的对策

时间:2022-10-30 10:30:43

建立我国经济型酒店竞争优势的对策

【摘要】:经济型酒店作为提供基本服务项目,满足中低端客户群体基本需求的饭店,在国外的运作已比较成熟,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起步晚,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未来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竞争优势; 对策

受到强大的市场需求的刺激,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已经经历,并且仍将继续飞速的发展。作为中国酒店行业的最新热点,这个行业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管理者、研究者等方方面面的关注。由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目前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所以很多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导致了该行业概念的混乱和误区的出现。因此,对经济型酒店定义的探讨和特征的归纳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可以为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和行业管理者提出一些思路,从而更好的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引。

一、经济型酒店的各种定位对酒店的经营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

眼下,通过直营连锁、特许连锁或单打独斗的方式在国内从事经济型酒店业务的企业和个人实在不少,然而,那些所谓的经济型酒店毫无特色可言,这可以从房间装饰和陈设、品牌和文化内涵、服务模式和理念背后以及企业战略意图中都无从识别其特点。可能对他们而言,有实力跑马圈地远比提前做好各种战略定位来得重要,这或许是源于他们从心底里认为所谓经济型酒店在目标顾客看来,就是一种相对经济实惠的酒店,而无须刻意强调自己的某些经营特点和地位。其实不然,在经济型酒店或商号的背后还应该可以向顾客传递更多的经营信息,这不仅可以使品牌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而更主要的是依此可以促成顾客的忠诚意识,真正达到“宾至如归”的境界。

首先,应该是战略定位。千万不要认为“经济型酒店”就是一种战略定位,经济型酒店只不过是俗称而已,如果把它当作企业的战略方向来发展,事实上就已经是在误导自己,因为将满世界都是这样的酒店形态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无疑就是自甘人后。既然经济型酒店只是一种经营形态,那么就应该在这种形态之上追求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不同首先要使目标顾客感到欣喜;其次是区别于同行;再次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最后是有利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积累。符合上述四项条件的战略定位可以有“游客之家”、“商务港湾”、“你的自由世界”和“爱情之都”等等。“游客之家”就是服务于各地来本地观光的游客,针对这些顾客,酒店需要在晚间提供一些诸如宵夜、按摩或其他保健和简单的医疗服务。“商务港湾”就是服务于各地来本地进行商务活动的人士,针对这些顾客,酒店需要在白天提供诸如会客室、到水、洗涤或简单的秘书服务;在晚间提供按摩、阅览等服务或提供本地的商务聚会信息等。

其次,应该是推广模式定位。传统认知中,我们知道推广模式有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三种模式,而且早已被我们所熟知。这些推广模式,并不肯定对每家经济型酒店都适用,这要结合企业的资源实力、品牌美誉度和本身的推广能力来作出选择;同时,也不必然就一直采用单一的模式来推广既有品牌,也可以是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模式。然而,现在所要讨论的不是上述三种模式和如何采用的问题,而是第四种连锁模式:合作连锁。所谓合作连锁,就是企业以品牌、或资金、或管理、或其他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作投入占有一定的股份,与意向设立酒店的当地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并以自己的品牌或商号来冠名而成立酒店的推广模式。很显然,这非常适合目前经济型酒店行业的起步阶段,因为直营连锁需要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盈利模式;特许连锁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具有标准化的管理和盈利能力;自愿连锁需要企业有一定的行业号召力和品牌公信力。而合作连锁就没有对上述这些资源提出很高的要求,只需要企业有某一项能力突出即可。比如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这完全可以成为与当地业主合资、合作的有力筹码;雄厚的资金可以将当地那些既有建筑物进行合乎要求的改造;先进的管理模式是酒店未来盈利能力的最好保障。

最后,应该是服务理念定位。所谓服务理念定位,就是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应该清晰,并始终如一地向顾客传递一组既有别于竞争者,也有利于顾客产生良好认知的价值信号。尽管服务理念看起来十分抽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是对企业战略定位的再次肯定和对品牌内涵的很好补充,也就是说,服务理念就是酒店在为顾客服务中透射出的一种态度、一种可以转化为顾客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利益或价值。例如:海尔的服务理念是“真诚到永远”,因此,她的售后服务人员以真诚、及时和周到来处处体现这种特定的服务理念。结合上述战略定位,企业如定位为“游客之家”,可以将服务理念定位为“亲切,如影随形”;企业战略定位为“商务港湾”,可以将服务理念定位为“最忠诚的商务服务”;企业战略定位为“你的自由世界”,可以将服务理念定位为“彻底的自由和放松”;企业的战略定位为“爱情之都”,可以将服务理念定位为“做忠实的仆人”。

二、品牌建设是经济型酒店竞争发展的生存之道

近几年,由于国内旅游对经济型酒店的巨大需求,以及在“非典”期间,在入境旅游遭受重创的情况下,经济型酒店的非凡表现吸引着国外众多饭店集团的眼球。他们纷纷调整自己的战略,凭借各自的品牌优势,开始瞄准我国国有饭店长期以来占据的中低端市场:法国雅高集团在我国的第一家经济型酒店---天津Ibis(宜必思)已开业,并且雄心勃勃,计划未来10年在中国将拥有至少200家Ibis;美国著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马瑞卡”?在成都大显身手,扬言到2010年在中国拥有130家店;号称世界最大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的美国“速八”(Super8)放眼2008年北京奥运商机,今年开始抢滩北京市场;英国Bass(巴斯)集团旗下的Holiday?Inn?Express(假日快运)、Marriott(马里奥特)集团旗下的万怡等著名酒店集团都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发展数十家甚至上百家连锁店的计划。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态势也呼唤有我们自己的品牌产生,以应对国外知名品牌的挑战。

由于国有或集体酒店是经济型酒店的主体,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经济型酒店在制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变革传统的酒店管理体制。同时注重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适当的途径和策略培育出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来。

1.借助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快酒店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进程,切实做到政企分开,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同时积极培育酒店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为经济型酒店品牌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努力克服经济型酒店企业自身的不足,练好内功。一个著名品牌的塑造和培育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制度环境、竞争环境,还需要酒店企业自身长期的艰苦努力;不仅需要酒店管理层具有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需要酒店员工的共同为之奋斗。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酒店长期奋斗的目标。

3.经营模式连锁化。集团化是品牌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在目前产权改革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发展连锁经营可以在现有产权制度背景下使企业做大规模,拥有市场影响力,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益处。

4.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出国旅游成为现实,近年来,我国出境游的人数逐年增多,2002年中国公民境外出游人次高达1667万。以出境旅游的中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经济型酒店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因此,外资酒店谋划在中国布局的同时,有实力的中国品牌也应尝试到海外拓展市场,通过走出去壮大自己。我们期待着不远的将来,在我们境外游的线路可以选择下榻在享誉世界并源于中国的知名酒店。

三、管理专业化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特点是“物美价廉”,这就要求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必须寻求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最佳结合点。但是目前的管理系统都是针对高星级饭店的,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体系仍然处于一个摸索阶段。面对经济型酒店日益发展的局面和对管理系统的强烈需求,一些成熟的酒店软件和管理体系会根据经济型酒店的特点而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升级,这将促进经济型酒店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具体来说,经济型酒店管理系统的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预定系统。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建设一个非常通畅的预定分销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如家”和“锦江之星”已经建立了自身的独立的预定系统,但是很多刚刚起步,规模不大的经济型酒店在这个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有很多酒店的销售和预定模仿的是一般的星级酒店,通过旅行社、订房中心、旅游预定网站,如携程、E龙等来销售客房。这些销售渠道攫取了经济型酒店的相当一部分利润,不利于经营成本的控制。而且,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不力会给以后的经营造成诸多不稳定的隐患。因此,建立一个自身的独立的预定系统既能降低销售成本,又能稳定分销渠道,很多经济型酒店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必定会开始着手预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其次是人事管理系统。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人才目前在这个行业是非常稀缺的,传统的酒店管理机构培养的人才都是适应星级饭店的运营系统,很少能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多能”的特点。因此,人才短缺是限制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如“锦江之星”已经建立了自身的人事培训系统,这种系统必然会在其他经济型酒店中得到推广和改进,也是这些经济型酒店建立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人才培训系统是未来经济型酒店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一点,薪资福利和考核制度也值得进一步完善。以往的人事管理系统都是针对星级饭店的特点发展而来的,在经济型酒店的管理框架下,如何做好人事激励和考核管理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会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凸现,值得管理者思索。

再次是经营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经济型酒店经营的核心问题。经济型酒店低廉的价格完全取决于经营者对成本控制的力度和角度。任何一家经济型酒店,要在行业取得发展,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成本控制是基础。一些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还没有完全摆脱星级饭店的经营思路,成本居高不下;又有一些经营者对成本控制太严格,严重影响了酒店产品的舒适度。这两种极端都是应该避免的。因此,对成本控制的探索和完善将是未来经济型酒店管理的主题。许多国外知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的管理经验将在中国得到吸收和推广。

上一篇:试析中国乡村法治秩序构建的路径思考 下一篇:日本的国税不服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