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辨析

时间:2022-10-30 10:07:45

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辨析

【摘 要】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是民族的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反映。本文以民族意识各组成部分所处的辩证关系和动态结构为分析对象,就民族意识自身的结构性特征以及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进行初步阐释。

【关键词】意识观;民族意识;结构主义

“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体质特征上都属于一定的种族,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族类共同体)。”笔者认为,集中体现在民族语言当中的民族精神可以构建起民族的文化躯壳,也可以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来证明不同的民族个性,但由于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而不能形成界限鲜明的共同体。所以,由文化和语言而确立起来的文化躯体,还需要一件合适的政治外衣,即按照民族的历史本质来建立起政治架构,进而形成某种形式的民族国家。但是由文化躯体和政治外衣所组成的民族结构,需要民族意识的内核来驱动,诚如赫尔德所言,“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内在核心,就像任意一个球都有重心一样。”一般说来,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是民族的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反映。本文以民族意识各组成部分所处的辩证关系和动态结构为分析对象,就民族意识自身的结构性特征以及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进行理论辨析。

一、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语言、社会和文化研究中被经常使用。结构主义观点认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传统的社会结构(如社会阶级和科层结构),需要借助分析某种语言来呈现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继而发现这种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因此,理论界通常把索绪尔的语言学作为结构主义研究中的一个起点,而列维-斯特劳斯则将索绪尔的研究方法扩展至人类学领域,并通过语言系统、沟通系统、亲属系统等视角来剖析整个社会结构。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民族意识领域更是如此,这体现在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关系上。由于民族意识需要一定的表意系统(民族语言)来表达,需要历时性的物质载体(民族语言)来传承,因此民族意识必然建立在一定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民族语言来探讨民族意识,还有助于发现民族意识的深刻内涵,发现背后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

作为一种研究流派,结构主义除了关注结构中的系统和关系外,还注重对其内含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的探索。故而,结构主义者通常都偏向宏观的历史视角,即植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进行分析性叙事,并做关于宏观结构和过程的因果推导。

二、民族意识的逻辑结构

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具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双重特征,并存在一些结构性特质。这是因为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其行为本身就会造成一个以结构性为表征的社会,而所采用的标准或内涵,虽带有一些文化主义的视角,但原始依据之一还是各个群体所处的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环境,这一结构性的布局。同时,民族意识说到底,就是个体因身处某个民族而产生的意识。而民族和民族意识所处的这层结构关系,可借用马戎的表述,即“‘民族’一词的定义是学者讨论的问题,但其现实基础是社会民众中广泛存在的民族意识及其各种具体表现。”由此可知,民族的称谓(自称或他称)与内涵,相较于个体是一种社会存在。反过来说,个体对其所处民族的感情、认同、归属感,则可被总结为一种民族意识。因此,了解民族意识的来源,必须回到探知个体对其存在感是如何认知这一层逻辑关系上来。也就是要回答,同一个民族的人是如何感觉到大家同属一个共同体?

民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其逻辑结构是基于他者来感知自身,而自身的存在需要个人的行动来定义。如,萨特将焦点集中于自由的个体,认为“存在是被以及通过个人的行动来定义的”,即人就是他的所为。他虽然反对“人的行为完全由社会结构所决定”,但却承认其关注的自由个体是“处于一种对其活动加以限制和异化的、巨大的和压制性的社会结构中”。对于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乔治·瑞泽尔评价道,萨特的存在主义在后期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框架的整合。依笔者看,个体所产生的存在感,其实就是对自身行为的感知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感知某种存在的个体意识,本是一种认知模式。回归到民族意识的概念上来,则可被扩展为“民族意识属于人类大脑在一定时代的机制之一,建立在民族语言思维的基础之上,是民族成员和民族群体对于民族文化差别和民族社会地位的综合认识过程的积淀,是民族认知模式。”诚如前述,民族意识作为一种民族认知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感知自身民族的存在感,就自身而言它需要建立在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而感知这种差异性,则需要同他者进行比较,或者说因他者的存在,来感知自身,进而发现不同。因此,梁启超先生将其概括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

三、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

(一)多样性

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学界对于民族意识的内涵与实质的多样表述上,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其一,认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如上文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意识观。其二,把民族意识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自我意识。其三,视民族意识为反映民族所有特征的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比如金炳镐和房若愚在《塔吉克族意识结构及其决定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民族意识结构应包括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层次性

横向层面,从平面结构上说民族意识具有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种。从空间结构上看民族意识则可分为个体民族意识和群体民族意识。纵向层面,民族意识通常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即民族自我意识汇聚为民族社会心理后再上升为民族精神。

(三)自我与非我

金炳镐首先提出民族意识应包括认同意识和分界意识两部分。依照这一思路,笔者认为,对本族的认同感可归为民族意识的自我,而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则为民族意识的非我。关于民族自我意识(认同意识),费孝通曾论述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1988年,费孝通将此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路,即“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而民族意识中的非我,或者民族分界意识,则可以从顾颉刚对“中国本部”论将边疆析出本部之外的观点批驳中,得到逆向层面的展现。

(四)两面性

对于社会和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意识通常表现出两面性作用。其一为积极作用,它可以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成为团结本民族的精神纽带;可以维护民族的存在和延续,推动民族的发展;可以培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精神;可以帮助协调民族间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其二为消极作用,它可能带来民族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以及民族优越感,民粹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同时,还应看到民族意识的两面性作用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并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化。例如,民族意识在本能上极力维护本民族权益的思想,在抵制外来压迫时,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处理国内民族矛盾时,则会呈现出消极作用。

结构化理论视域下的民族意识观,强调了民族意识与民族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把构成民族意识的各个观念因素转述为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力利害、道德荣辱、安危得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同时,基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将本民族对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条件、地理环境等物质生活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文化生活的综合认识,上升到民族意识,这一民族精神生活产物的层面。此外,探察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除了要关注各组成部分的逻辑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还需将目光投入到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过程,这一动态层面上来。笔者认为审视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从民族意识的结构性特征上入手,即顺应民族意识的表达和发展规律,以民族意识的逻辑结构与内外部关系为分析对象,合理利用民族意识的两面性并把握好其相互转换的度。

参考文献: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4.

[2]马戎.论民族意识的产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3):14.

[3][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8.

[4]纳日碧力戈.民族意识辨[J].民族研究,1991(5):45.

[5]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J].民族研究,1991(3):1.

[6]都永浩,王禹浪.论民族意识与国家、国民意识的关系——兼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J].民族研究,2000(3):2.

[7]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

作者简介:

程健(1986—),男,回族,安徽安庆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

闫红燕(1988—),女,山西晋城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体育运动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下一篇:百年名琴见证深圳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