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篮 第6期

时间:2022-10-30 09:47:26

家里有个小篮子,现在绿色的竹条几乎变成了黄色,有点儿古色古香的味道。

这个小竹篮是我三岁那年出世的。那时姐姐刚满六岁,姐姐硬是吵着爸爸给她编个小篮子。我们村里的人家都喜欢给小孩子编个小花篮,让小孩子出去放牛、放羊回来时能带点猪草什么的。听奶奶讲,这样做,大概是为了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家”的概念。

我们并不懂这些,只是提着小篮子在山上找野果子、采野花儿,到河边拾螺蛳、石头等。

这个小竹篮不是爸爸编的,因为爸爸根本就编不好。爸爸请来了村里的老竹匠,妈妈到屋后的竹林里砍了一根还算年轻的竹子。老竹匠熟练地把竹子划成了几十根细条,边划边说:“这竹子选得好,竹条又柔又韧。”我只看见竹条在竹匠手指间灵活地跳跃着,不一会儿,一个淡绿色的小竹篮就诞生了,挺漂亮的。我当时便使劲地拍着巴掌,跳着,叫着:“好!好!”

到了上学的年龄,姐姐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经常带我出去玩了。我好高兴,因为我认为自己长大了。每天出门都是一大群孩子,各自带着风格不同的小竹篮。我每次都和姐姐争着要提篮子,每次姐姐都是笑着拍拍我的头说:“小丫头,这么小就霸道起来了!”我则笑呵呵地,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挽着姐姐,和伙伴们欢快地在山间奔跑,在河边嬉戏。

我们村子四面环山,南面山脚下是一条长长的河,河那边是湖南。这些山和水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游乐空间。

夏天,是小竹篮的负重期。每天一大早我就一骨碌爬起来,胡乱地扒几口饭,再拿一大块锅巴,提起心爱的篮子就往外冲。

我们一大群孩子就在山上玩游戏,吃野果子,中午从不回家,就像现在的上班族一样,早上出去,下午归来,还挺忙的呢!回家的路上,小竹篮还轻轻地哼着“吱吱呀呀”的小调。它可是“不堪重负”啊!因为竹篮装满了各种野果儿,有青青的野苹果,红红的茶果、刺果儿,杨麦果子,地爬果,鸡腿干,甜草籽……

有时,我们也提着小竹篮到河边去玩。回来时,竹篮里有各种颜色的小石头、小贝壳,偶尔还有几只被折掉钳子的螃蟹。

雨后的晴天,也是小竹篮活泼的时候。因为雨后上天的馈赠特别丰富。说也奇怪,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下雨那光光的石头上就铺满了黑色的“地眼皮”。“地眼皮”是我们村里人这样叫的,那是一种滑滑的、软软的、黑乎乎的东西,做成菜味道很像木耳,但比木耳好吃。

雨后的林子里有各色的蘑菇,有几种木耳。还记得有一次我硬将姐姐在树根边、刺丛里找出来的丑蘑菇倒出来,装满红色光亮的蘑菇,乐呵呵地把一篮子东西提回去,结果却被爸爸一下子全倒了。爸爸咕哝了半天,我傻愣了好久,只有一句“中看不中用”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对着竹篮,我记忆的闸门就无法关上了,那些幸福的日子尽被倒了出来。小竹篮盛满了我童年的甜蜜,我的心在它面前永远是透明的。真想再提着竹篮到山上走走,去河边坐坐。

点评:

小作者“锁定”童年钟爱的小竹篮,娓娓讲述了孩提时代甜蜜、透明的故事。“小竹篮”这个载体选得好!

这是一只特别的竹篮:它是姐姐吵着要来的,是老竹匠精心编成的,它也赋予稚嫩的“我”以“家”的责任。

这是一只散发着童年馨香的竹篮:“我”与姐姐争提竹篮的点染,伙伴们奔跑、嬉戏的勾勒,是童真世界的珍贵记忆。

这是一只盛满乡野生活的竹篮:篮中装着野果、杂物,装着自然的馈赠。“地眼皮”的简要点辍,“采蘑菇”的几笔描述,飘逸出乡野的芬芳,释放出童心的欢快!

写童年生活,借一个熟悉的物体领起全篇,营构画面,显示个性,这就是《小竹篮》给我们的启示。

(指导教师董新明)

上一篇:怎样提高阅读能力 下一篇:栀子花开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