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者为王

时间:2022-10-30 09:44:33

进入6月,利比亚战局进入胶着状态,世界经济也在等待美联储关于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决定。

而中国大地上天气变幻、旱涝急转,洪水过后剩下的是满地狼籍。

除了高利贷的放款者, 没剩下几个投资者赚开了心,但格局很快可能发生变化,坚持就是“剩”利!

中国投资者在煎熬中迎来炎夏。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如期结束,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冲击,全球市场基本都在回调;而国内调控趋紧、经济减速、资金紧张等等问题带来的困扰一点都不少,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情绪在各个有关中国的投资市场上蔓延。

我们看到,最贵的创业板率先刺穿泡沫,最便宜的B股连续跳水,而最具光环的美国上市中国概念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崩溃。至于更多投资者参与的A股市场,无论成长、稳健、新兴、传统,概念也好,蓝筹也罢,哀鸿遍野,几乎很难幸免。

风险在各处释放

业绩变脸垃圾板,原始股东跑得快,使得“300”开头的创业板连续下跌,风险的释放因而加快。同时,随着新股连续破发,机构打新被套,一级市场倒逼二级市场,创业板的泡沫也在逐渐被挤出。

B股的下跌,有人认为是国际板惹的祸,也有人认为是外资做空B股来砸A股。这两个理由都不太充分,本身流动性偏弱的 B股此前二年已经收获了数倍的涨幅,一两家大资金的减仓就可能导致极端行情出现;不过,B股中基本都是长线资金,长线资金开始撤了?我们是不是该提高警惕呢?

而中国概念股的下跌,无非是涨多了;然后是诚信危机,财务造假;第三个原因还是诚信危机,道德风险!支付宝股权绕开了协议控制的外方股东,直接转移到马云自己手里,在国内外炸开了锅,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VIE股权代持模式,可能给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群体难以预测的后果。

A股的下跌,能找到的理由就更多了:货币政策紧缩、通货膨胀高企、市场圈钱过度、理财产品分流股市资金、企业盈利增速不及预期等等诸多因素。

看大势:投资是变数

我们在上期的观察中提到,货币扩张已到尽头,最新出炉的5月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已经大幅放缓,而通货膨胀却还在高位, 6月份几乎所有机构预测都会超过6%。看起来很吓人,不过如果考虑到去年6月环比下跌的因素,如果单单看环比,那么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暂时被遏制住了。有心的读者可以看看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3月份开始,物价环比数据基本不再上涨。我们谨慎地判断,通胀的担心有可能过度,如果没有新的意外出现,通胀将在下半年逐渐回落。至于货币紧缩的影响,我们也相信市场也在按部就班地反应,即使加息、再调一两次准备金,都不会再是超预期的因素。

值得我们深度观察的是投资领域的变数。5月份的工业增长、社会消费数据均不乐观,唯一让人意外的是投资增速数据,仍然保持在25%以上的高位,环比看还有所加快。不过我们认为,投资增速虽然暂时维持在高位,但是未来回落的速度和幅度可能也会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首先,房地产投资,前5个月同比增加了近40%,这与正在调控中风雨飘摇的房地产市场完全格格不入。开发投资金额甚至超过了销售金额,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保障房大量开工,弥补了商品房市场的不足。此外,我们要考虑房地产行业统计的滞后,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新浪微博上说:“主要原因是去年已经卖了的房子要加速投资以按期交房,要警惕三季度下滑加速。”另外,保障性住房作为政治任务,虽然会拉动投资,但要考虑地方政府的财力问题,即使保障房计划最终按计划完成,对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来说,也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其次,中国的投资,实际上和货币扩张相关度极高,名义上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投资,实际上主要出钱的还是银行,现在货币政策先紧,信贷扩张放缓,新开工项目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再次,目前大家都在盯着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到底会产生多少坏账不好说,如果现在就停止给这些项目贷款,马上就玩完。其负面影响不仅仅是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可能要彻底改变。

机会还得耐心守候

我们一直在担心经济本身的风险,政策调控加剧的风险,唯一能让人稍感乐观的是,股市对于基本面的风险提前就有反应,而且一直在持续反应。那么股市跌到今天,黎明可能就在前方。等待黑暗中的黎明一刻,出手!安全是第一位的,观察机会是第二位的,追求盈利只是第三位的。当你坚持下来成为剩者,离胜利也就不会太远。

上一篇:是避免亏损,还是避免成功? 下一篇:红黑榜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