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的美丽新世界

时间:2022-10-30 08:06:40

Boots的美丽新世界

在大众还在争论此轮经济危机是呈U型趋势、W型趋势,亦或是L型趋势时,有些企业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们已爬出谷底,迈进了崭新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支持的零售业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恢复得很快,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英国最大的医药连锁经销商Alliance Boots(联合博姿,以下简称为Boots)。12月1日,Boots对外宣布,公司2009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加了11.6%,达到150亿美元。Boots在经济低迷期依然成功完成了2009年的运营和财务目标,而同期同类企业的销售额仅上升了3.4%。

Boots是欧洲最大的医药及保健品分销商,它的药品批发业务遍布欧洲8个国家,其中法国和英国的业务量最大。除了为药店、医院及健康医疗中心提供药品服务外,Boots在欧洲5个国家设有1300家零售药店。2009年Boots的收入主要来自医药和批发的收入,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近三分之二,约为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而保健品和美容护肤等产品的收入为60亿美元。截至2009年12月,Boots的税前利润已达到12.8亿美元,公司决定将这笔收益用于再投资,增加更多的门店和员工。

三大挑战

Boots是2006年由联合化工(Alliance UniChem)与博姿合并而成,而联合化工又是由意大利最富有的人之一史蒂芬洛・佩西纳(Stefano Pessina)于1977年创建的医药批发公司Alliance Sante和UniChem联合而成的。合并之后佩西纳在新Boots中担任执行副总裁,并拥有一定规模的股份。

2007年4月20日,私募股权投资大鳄KKR和Boots当时的执行副主席佩西纳以大约20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将Boots私有化。此次Boots的私有化创造了两个第一――英国史上交易金额第一大的并购案,以及第一家被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收购的富时100(FTSE 100)公司。

对佩西纳来说,Boots私有化的最大好处就是使公司能够更加快速果断地做出决定,而不是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公司股价上。

尽管现在Boots没有股价压力,销售额也比同类企业增长得更快,但这并不代表佩西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目前,现任Boots执行主席的佩西纳面临三个非常棘手的挑战。其一是要寻找正确的收购对象。目前欧洲政府开始放松对开设连锁药店的管理,Boots应恰当地利用此次欧洲政府减少对医药领域干预的优势。

其二是敢于面对经济低迷时期。正是因为经济的萧条许多消费者减少了对于类似汽车等大件物品的消费,而转向单价较低的日用品和化妆品,这对Boots来说是发展的大好时机。尽管消费者整体谨慎的消费态度仍在困扰着大部分零售业者,但是年终的大采购时期已经到来。佩西纳也表示:“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信心,消费者们的消费意愿越来越强,甚至是对一些非生活必需品。”

其三是正确应付债务问题,由于并购所产生的债务在上一财年为Boots带来了11.75亿美元的财务成本。有分析师指出,高额的债务限制了佩西纳的行动,使他处于一个要不断创造大量流动现金的压力当中。正确的面对债务问题才能使Boots在未来进一步的扩张中不再畏首畏尾。

抗皱霜策略

在佩西纳联手KKR共同私有化Boots的两年后,这位意大利创业家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通过一支白色瓶装的抗皱霜和兼并的手段将这家英国连锁药妆店变为一家全球性的健康与美容“巨人”。

目前Boots销售最好的产品有玩具、电器和它的Boots No7美容产品。Boots旗下的护肤品牌Boots No7已经在英国市场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成为该连锁药妆店最成功的品牌。

在英国,Boots No7系列包括超过400种产品,从沐浴露到腮红刷应有尽有。这些产品已经在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CVS Caremark Corp.旗下的CVS药店和美国零售商Target Corp.中销售。佩西纳表示Boots是有别于其他美国药妆店的,因为Boots在和顾客们分享健康方面专家意见的同时,拥有很多美容护肤产品。

佩西纳希望将这种模式复制到整个欧洲,而被称为Boots Laboratories Serum 7的美容面霜将成为帮助Boots扩展整个欧洲市场的重要武器之一。

从2008年9月开始,这些抗皱产品已经开始出口法国和葡萄牙进行试销售,该产品在这两个国家的成功销售加速了其出口整个欧洲的进程。许多分析师也很赞成这个方案,首先,他们认为Boots已经拥有了广泛的、成熟的医药销售系统,类似护肤品和化妆品的销售只会增加更多的收入而无需增加成本。其次,大部分欧洲的药房都希望能够销售特殊品牌的化妆品,而不是在一般商场就能买到的品牌。

新的Boots Laboratories生产线包括一系列护肤产品,目前仅在法国和葡萄牙的药店销售。但是这些产品将很快地出现在欧洲其他地区,这是佩西纳促使Boots未来发展的计划之一。佩西纳表示:“我们未来的主要计划之一是将Boots全球化,希望能在英国以外的地区销售更多的Boots产品。”

投资公司Alliance Bernstein专注于零售业领域的分析师卢卡・索卡(Luca Solca)表示:“Boots在欧洲销售健康和护肤产品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正如佩西纳所理解的那样,药店渴望能够拥有一些特有品牌来与普通的商场和超市竞争。”

兼并策略

发展到今日,从拥有的门店数量来判断,Boots已是欧洲最大的药妆连锁店。2007年被私有化之后,公司已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15个国家销售Boots品牌,在荷兰和泰国等国经营自有药店,此外还向全世界大约14万家药店、医院或医生提供医药供给。

得益于护肤品和包括消毒洗手液在内的甲流相关产品的良好销售,2009年4月初至9月底,Boots的销量提升了12%,达到15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对佩西纳来说这还不够好:“我们应该获得更好的结果,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这个商业领域的增长是有限的。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提升交易量。”

佩西纳表示未来会有一系列收购的计划,这是目前公司工作的重点,这些收购项目大多在欧洲。而公司所有的努力并不是都见效,2009年11月中旬,Boots就在竞购瑞典政府拍卖国有药店Apoteket部分门店的竞争中失利。

Apoteket是国家垄断部门,是瑞典医药产品销售唯一指定单位。成功收购Apoteket有利于Boots进军瑞典市场。但佩西纳也表示,此次收购比之前对挪威一系列药店进行的收购活动风险要高,这也是Boots放弃此次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就是Apoteket竞拍的价格过高,超出了公司预期。佩西纳对外透露说:“如果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收购对象,而该收购对象的价格又是合理的,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但如果该收购项目的价格过高,就像此次Apoteket这样,我们就不会进行购买了。”

零售和医疗健康领域的其他竞争者时刻在关注佩西纳的一举一动,外界有很多猜测,担心公司自身债务压力是Boots放弃此次收购的主要原因,但佩西纳反驳说:“公司133亿美元的债务并不会对日常的经营带来影响,同时Boots的现金流很充裕,并在与日俱增。而未来大规模的收购也大多会借助外部融资或者增资的形式来完成,以避免增加公司的财务压力。”

这位白发的执行官在加入其家族医药批发业务前是一位核工程师,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接受家族事业。如今,仍然没有人能确定佩西纳将会剥离出售Boots的资产还是追求长期经营的乐趣。

而佩西纳一系列新的药店收购举措,不断开新店、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动作证实了他要留在Boots的意愿。目前,Boots在英国最大的十家店铺内已经配有医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还在一些门店配备了配镜设备,提供宫颈癌预防咨询、营养学咨询等服务,甚至还有专门帮助客人戒烟的一些计划。佩西纳表示:“我是一个长期持有的股东,我并没有任何出售的意愿。”

此外,佩西纳还透露说,以Boots的规模来说它应该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他和KKR准备好支付股息的时候也就是Boots再次上市交易的时间。

上一篇:吉利的圣诞大礼 下一篇:施振荣 企业家庭“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