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点睛之笔为语文教学添彩

时间:2022-10-30 07:29:53

让点睛之笔为语文教学添彩

摘要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且可以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号或者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巧妙的结尾,能引起咀嚼、回味、联想、创新,能让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点睛之笔应该为课堂添彩。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收结做了一点探索。

关键字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33-02

1朗读式结尾,升华情感

朗读精彩片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悟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如,学习《我的弟弟于勒》一课。

(师说)《我的弟弟于勒》正是从“我”的所见所闻出发,以于勒为线索人物,来描写菲利普夫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对金钱,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它呢?齐读下面材料,让我们不做唯利是图的人。

(学生齐读)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朗读精辟有哲理的语言,使学生情绪高昂,这一收结,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巧用音乐,陶冶情操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因此,教师本着“三者和谐发展”的理念去设计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传播知识的摇篮,又成为陶冶情操的殿堂。巧用音乐法,就是在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种结尾方式水到渠成,可以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如,我在讲《孤独之旅》一课结束时,我使用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学生在美妙动听的旋律中感受歌词的蕴涵: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这些歌,曲调明快、动听,感情激越,回味隽永。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使学生在歌曲声中感性地感悟了这些深奥的人生哲理;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还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轻松、愉快,更能使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不知不觉地实现。学生因歌曲而共鸣,教学因歌曲而升华。最后,从学生反馈信息中了解到:我听着《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真正明白了小主人公在孤独之旅中有风雨,在孤独之旅后能成熟……

3总结归纳法――提高能力

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叙述重点,指出难点,概括、归纳出本节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整节课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印象,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式就是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在一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结尾总结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结归纳可以是教师进行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较好的效果。就我的教学实践看,我认为让学生归纳、总结效果将更好,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听课效果,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

总结归纳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实用方式。可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总结,也可抓住文章中较有特点的写法进行总结。如,学习鲁迅的《风筝》的结尾,总结思想内容。

师: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语言的探究,自然我们会想到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做一个填空,还是我们昨天做过的,但昨天是初步感知完课文后填的,本文鲁迅回忆了关于――――的事,这次要求同学们带着作者的情感填,注意多角度把握。

生:关于反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事;关于兄弟情深的事;关于儿童做游戏的事;关于知错就改的事。

师:真的很高兴,预想的都探究出来,(师打出幻灯,总结本文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会从多角度探究文章。风筝事件离我们已经久远,但先生留给我们的那份感动依然还在这节课多角度的探究,我们发现了先生的自省美德,反抗封建教育制度的思想,理解了浓浓的亲情。其实先生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地去探究,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探究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这样结尾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且有利于学生从中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总之,常用总结归纳式进行结尾教学,也会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4悬疑式收结,引导探索

评书演员会在评书的尾声处留下悬念,激发听者继续往下听的欲望。其实,艺术是相通的,在课堂收结时,教师也可设计悬疑式情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课堂结尾时,应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视听手段,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发人深省的收结语言,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的应用范围,发展学生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留下思辨性的问题,并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的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讨论,自己寻找答案,实现教学目标的拓展和知识的升华。如执教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一课,可以这样结尾:

师:今天我们透过格列佛的双眼看到什么呢?

生:(概括课本上节选的知识----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及其讽刺的内容)

师:大家还想了解什么呢?

生1:我最想知道格列佛游记在飞岛国怎么样了。

生2:格列佛马国的命运如何呢?

师:你们的这些问题呀,都可以从《格列佛游记》中了解到。《格列佛游记》中还有很多惊险的经历比如大人国游记中:格列佛乘坐“冒险号”前往北美,在布罗卜丁奈格岛找淡水时被巨人抓获,并被当做小怪兽展览。后来,格列佛与国王一起讨论许多政治问题,讲述英国近百年发生的大事。还有飞岛国游记中:格列佛乘坐的“好望角”遭海盗袭击,到了飞岛国。格列佛后来又到了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幻术,能把死去的人招来,格列佛见到许多历史名士,了解了古人自由,勇敢,公正的美好品德。这些经历一个比一个更精彩、更动人的故事,留待你们自己去阅读,相信读了以后你们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这样的课堂结尾抓住了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很愿意去阅读名著。这一设疑激趣、悬念留白式的课堂结尾不露声色地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阅读兴趣激发了起来,使得课堂自然由课内延伸自课外,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总之,结尾部分,在目标的指向上,都紧扣课时目标.在处理上,是因文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不拖课.在效果上,都是言简意赅,荡气回肠,时而如珠玉落盘,铿然有声;时而如落英缤纷,沁人心脾。真可谓:点睛之笔为语文教学添彩。

上一篇:论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