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作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30 06:34:10

退耕还林工作问题与对策

摘要:辽西凌源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其地貌特征,从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然而,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严重先天不足,退耕还林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区域位置出发,阐述了气候、河流、林业资源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辽西凌源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干鲜果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凌源市总土地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达20.25万hm2,其中有林面积8.95万hm2,灌木林面积7.72万hm2,森林覆盖率51.8%。其中油松5.73万hm2、214.5万m³,杨树0.62万hm2、35.8万m³,刺槐1.09万hm2、9万m³,柞树2.47万hm2、12.2万m³。主要经济林树种有:山杏、大扁杏、苹果、梨、大枣、李、桃、葡萄、板栗、核桃等。其中,山杏4.4万hm2,年平均单产15kg/667m2;大扁杏1.33万hm2,年平均单产20kg/667m2;苹果0.53万hm2,年平均单产2000kg/667m2;梨0.2万hm2,年平均单产2000kg/667m2;大枣0.2万hm2,年平均单产100kg/667m2;李子0.133万hm2,年平均单产1500kg/667m2;桃0.093万hm2,年平均单产1000kg/667m2;葡萄0.08万hm2,年平均单产8000kg/667m2;板栗0.02万hm2,年平均单产30kg/667m2;核桃0.006万hm2,年平均单产20kg/667m2。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面积少、分布不均,质量低、功能不强

在区域森林面积中,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林分起源、主要树种、林分郁闭度、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胸径,以及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状况较差。主要以20世纪60、70年代所造的油松林为主,占50%左右。其次是河滩杨柳占20%,再次是山杏、大扁杏,占20%左右,其它树种占10%。

1.2湿地萎缩、功能退化,水资源严重不足

区域湿地面积、湿地率、湿地水质情况和湿地功能退化严重,全市有一块龙源湖湿地,也正在建设中,湿地面积小,水质较差,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区域水资源总量不多,水资源消耗量较大,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

1.3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凌源市属于多风沙、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成本高,退耕农户没有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建议在增加造林投入的同时,增加配水配电投资,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让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1.4退耕农户生活生计困难

自开展退耕还林到现在的14a中,肉食、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等物价不断上涨,粮食直补金额上调,而退耕农户的补助标准未变,一部分退耕户无其它收入来源,与退耕前比较,30%退耕户收入不升反降,生活上出现一些困难,40%退耕户能够持平,30%的退耕户有所增加。

2主要对策

2.1大力开展退耕还林

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用好用足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在退耕还林中鼓励开展扁杏、大枣等适宜本地区栽植的干鲜果经济林。

2.2分年度造适宜栽植的树种

退耕还林总面积为4.34万hm2,其中生态林3.1万hm2,经济林0.14万hm2,退耕还草0.13万hm2,封山育林0.966万hm2。按年度完成如下:2001年生态林3077.826hm2,经济林311.866hm2;2002年生态林2553.598hm2,经济林117.8hm2;2003年生态林5464.487hm2,经济林535.6hm2,退耕还草1333.33hm2;2004年生态林4467.75hm2,经济林198.93hm2;2005年生态林3640hm2,经济林160hm2,封山育林40000亩;2006年生态林1868.09hm2,经济林131.906hm2;2007年生态林3333.33hm2;2008年生态林2000hm2,封山育林2000hm2;2009年生态林1333.33hm2,封山育林666.67hm2;2010年生态林1000hm2,封山育林1333.33hm2;2011年生态林1066.66hm2,封山育林1666.67hm2;2012年生态林533.33hm2,封山育林666.67hm2;2013年生态林666.67hm2,封山育林666.67hm2。

2.3大造干鲜果经济林

干鲜果建设主要为退耕地、荒山的山杏、山枣改接、退耕户老果园改造及新植造林,造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杏、核桃、扁杏、苹果、梨、枣等。此项工程5a共完成0.606万hm2,约有4.8万户退耕农户13万口人受益。

2.4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凌源市干鲜果以山杏、大扁杏、山楂、苹果等为原料的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有10余家,主要产品有脱苦山杏仁、开口大扁杏核、香酥杏仁、果脯系列、杏仁露、各类鲜果饮料等。经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干果改建项目,已改接山杏0.467万hm2,改接山枣0.1万hm2,新植各类经济林0.367万hm2。对退耕户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马金山 单位:凌源市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站

上一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培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