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救治与心里护理分析

时间:2022-10-30 06:32:10

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救治与心里护理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急诊救治与心理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自杀再次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20急救中心接诊的130例急诊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急诊救治和心理护理进行总结,采取专业的抢救措施,同时对其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抢救的成功率和心理护理的有效率均为100%。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对自杀未遂患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抢救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才能预防自杀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自杀未遂 急诊救治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28-01

1 一般资料

男31例,女109例;年龄14岁~78岁,均为服毒自杀。其中口服农药15例,口服鼠药17例,口服安眠药90例,口服洗洁精3例,口服中草药5例。

2 急诊救治方法

患者送来之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询问患者服药的种类和剂量,然后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辨别严重程度,之后清楚患者衣物上的药物残留物,除去患者的衣物,并且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患者的皮肤、毛发都要用温水清洗干净,然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清洁患者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必要的时候进行气管插管,如果患者病情符合洗胃的特征,立即给与洗胃,在洗胃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另外要观察洗胃的颜色,根据洗胃的颜色判断洗胃的效果。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里护理,通过与患者的密切沟通,了解患者自杀的原因,并且给与心里鼓励。

3 心理护理

国内调查表明,自杀未遂者一年后重复自杀未遂为8.6%,两年后再次出现自杀未遂为8.6%,自杀死亡为5.2%[1]患者的心理存在着种种障碍,包括情感、思维、认识、意志、行为及人格等,而内向、孤僻、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情感脆弱、易冲动、不成熟是其发生变态心理的基础,与社会环境、、文化等有关针对以上问题,利用语言技巧促进护患情感的沟通,增强对方的信任感,并在家属的帮助下,稳定患者情绪,以顺利度过危险期。

3.1 心理疏导

自杀患者多因家庭、事业等因素处于狭隘的心理状态,心理变化复杂,故意不合作, 洗胃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 了解其不快的原因,尊重其意愿,有针对性地解除其心理障碍,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重树自信心,找到自我价值,争取其主动配合。

3.2 洗胃后心理护理

服药物患者中90%因争吵纠纷引起,口服量一般不大,服药物多属于赌气后的偏激行为。部分患者也会担心药物对机体的影响,需开导患者,讲解洗胃后注意事项、饮食卫生等,要求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进一步的其他治疗,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做好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部分人担心出院后被人耻笑,此时我们应理解其心情,保护其隐私,给予亲切开导与安慰;对少数绝望厌世的患者,应多接触,正确引导,多谈患者感兴趣的话外,做好家属的工作,协助调节患者的家庭矛盾,防止患者重蹈覆辙[2]。

3.3 给患者提供希望

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社会及现实,耐心的听取患者的叙述,不要轻意的打断话题,让其恶劣的情绪得以尽情的渲泄,并适时给予心理治疗,帮助其认识自杀是一个人在受挫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表现,是一种逃避现实行为,要勇敢面对社会及现实,客观的评价自己。护理人员鼓励患者接受一些乐观的信息,告诉其生活会好起来的,不会总有像现在这样的感觉,并注重与其讨论解决困难或矛盾的方法,告诉患者尽管过程比较困难,但凡事都有好的希望。

3.4 调动社会支持系统

自杀行为常常反应了内在与外在资源的缺乏,动员社会支持系统是护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方面。[3]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很好的缓冲系统。护士应主动做好家属及其单位的工作,使患者恋人、家属、朋友、同事主动关心患者,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如因夫妻感情不和而自杀,可动员对方认错,也可让孩子来院打动其心,如果责任在患者,则要求对方不计前嫌,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理解和关怀,重燃生存的欲望。患者的亲友或许对患者的自杀行为有诸多感受,他们也需要一个机会来表达并对其未来作一些现实的激活。

3.5 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一般说来,自杀未遂后第1年中 (特别是在最初3个月内) 自杀致死的风险最高[4] 。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社区要开展自杀相关的健康宣教,加强镇静安眠药和农药管理,限制镇静安眠药和农药易获取性(含网络管理) ,同时及时对自杀未遂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有效减少自杀行为,提高公众的心理卫生健康水平,以防范自杀行为。对于自杀未遂者要特别关注其社会及心理问题,要针对个体情况,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相当一部分自杀患者是长期和复发性的适应不良者,有可能再次出现自杀危机。因此在巡视和接触患者时,护士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从患者的语言、行为中洞悉其心理态势,并将医院或者心理危机救助站的地址、电话、号码告诉患者,目的在与其保持关系,及时发现患者发出的各种有关自杀的信号,以防止第二次自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明慧. 非抑郁性服毒自杀病人的心理问题探析[ J ] . 当代护士( 学术版) ,2004(10) :58.

[2] 于荣霞. 自杀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J] . 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20(2) :26.

[3] 李广智.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 J] . 科学养生,2009(12) :23.

[4] 丁红燕. 青少年自杀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 J] .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 :54.

上一篇:温馨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一例气道内留置吸痰管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