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之我见

时间:2022-10-30 06:26:3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之我见

摘 要:介绍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精神,开展新一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英语不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还是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外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外国人直接到中国来办公司、进行各种投资,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对英语的听、说、译能力的需要也越来越高。

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毕业后,学生无法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大学英语改革的大环境中,我校的大学英语改革也全面开展。在2005年开始的两年试点后,我校于2007年秋正式启用了听力口语与综合英语分开教学的模式。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把综合英语、听力和口语作为三门独立的课程开展。课程每2周为一周期,包含4节综合,2节听力和2节口语课。此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认为学英语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做好准备;认为语言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的结合,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正符合《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首先,综合英语课时的减少浓缩了教师上课的内容,因此对词汇语法的讲解就相对较少,而一部分的知识和课本内容则需要学生在课外自习。由于自习量较大,自觉的学生和不自觉的学生在综合英语水平上就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别。

其次,现有的课程设置加重了听、说的分量,却没有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由于听和说成为两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认为听与说不相干。学生对四级考试中要求的“听”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而对于没有要求的“说”,则不够重视,其口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再次,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没有因为课程改革而改变。虽然学生意识到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受高中时期的影响,仍靠大量背单词、细读课文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未能兼顾“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全面发展。

三、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听和说为一统一体,是不应该分家的。听力课不能单单的只听不说,而应该听说结合。听是听力课程的主要部分,而说作为听的反馈,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我们选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应很好地体现听说不分家的原则,听说齐备。

其次,口语课不能单让学生练习说。所有的谈话都要有一个话题,否则谈话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选择适当的话题是重中之重。除了话题之外,教师还应该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在谈的时候有了摄入才能有更多的产出。因此,我觉得每次上口语课前可以先给学生一份阅读资料,即补充了他们的知识量,增加了他们对某个话题深度和广度上的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更充实地来进行口语表达,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总之,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元化的英语技能教学。在分开听力、口语以及综合英语课教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英语各个方面的紧密相关性,因此,我们在上各门课的时候不能完全割裂地从事单一方面的英语教学,而应该抓住课程的重点进行全方位的英语训练。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对英语的兴趣,并使其英语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真正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外语,2004(1):5-9.

[2]金艳.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评价与教学[J].中国外语教育,2008(3):57-66

注:本文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基金项目“卓越工程师英语交际能力的研究”(编号:2011X36)。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一篇:设计源自起点,精彩成于课堂 下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面、线、点”复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