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30 05:10:04

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方法。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类型,涉及的环节也有很多。相关工作人员若想推行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加强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发挥出学校与企业的能动作用。本研究就将针对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使广大民众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27-01

前言: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需要企业与学校签订协议,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从而让学生顺利毕业、就业。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利于教育的改革,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笔者也希望本研究所阐述的内容能够使社会各界人士关注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了解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实践步骤以及发展前景。

1.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1.1 直接订单

直接订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个部分,学前订单。学前订单的特点,具体如下:(1)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管的;(2)该订单的期限长;(3)学生的来源地各不相同。在制定学前订单的时候,企业会派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学校的校招、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等工作,校方会派老师到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历程,这样企业和校方就会相互了解,从而制定最为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学前订单的适用范围是较为广泛的。

第二个部分,学中订单。学中订单的特点,具体如下:(1)学校招生可以正常进行;(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项以及订单需求确定自己的专业;(3)企业选择符合自己企业的学生,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养,培养结束后,学生便可以上岗实习,以便日后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学中订单的好处,具体如下:(1)企业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需求的人才;(2)学生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第三个部分,毕业季订单。毕业季订单的具体含义:在就业季,企业到学校进行宣讲,并通过面试、笔试等方法选拔学生,让学生到本企业来实习、工作。毕业季订单是存在不足的,例如:(1)针对性较弱;(2)上岗前实习时间较短;(3)企业对学生以及学生对企业的了解都不够深入;(4)毕业季订单的制约性较弱;(5)企业不易留住人才。

1.2 间接订单

间接订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个部分,与中介机构订单。中介机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就业信息与高校签订人才培养订单,高校按照中介机构传达的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然后将这些学生介绍到相关企业。

第二个部分,与中间企业订单。这里所说的中间企业指的是销售企业或是设备制造企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便可以到企业去实习。在培训中,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发挥辅助作用。这类订单所需要的学生要有较强的技术,适应性较强。而且,签订这类订单的企业的发展都较为稳定。

2.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步骤

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步骤,如下:

(1)达成订单。地域不同,订单的达成数量也就有所区别。在南方,订单达成的数量较高,因为南方的经济较为发达,企业较多,自然而然,人才的需求量就较大,人才培养订单就容易签订;在北方,订单的达成数量相对而言就较低,因为北方的企业数量较少。而当订单的达成数量较低的时候,政府就会参与进来,促进人才培养订单的签订,解决学生的培训、就业问题。

(2)招录学生。招录学生有两个途径,分别是校园招录和社会招录,这两种招生途径都要按照订单要求进行招录。招录学生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①企业要到高校进行宣传;②要向学生介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该企业发展的种种好处;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岗位。

(3)对学生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培养在 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①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②校方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相关要求一步步实施培养计划,具体培养计划如下:校方第一年对学生进行素质道德教育,这样做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第二年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辅导,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第三年让学生开始企业实习,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工作;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及就业资源;④增加教育形式,让学校企业双方都能参与进来。

(4)上岗考核。上岗考核方式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种:①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考核方法,学校确定考核题目,企业负责监考、批阅;②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考核方法,企业确定考核题目,学校参与试卷审阅。上岗考核除了要看考核成绩,还要看学生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5)上岗后的观察。学生上岗后,学校仍然应该对学生进行后续关注,帮助企业管理、培养学生;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多交流,了解学生的上岗情况,帮助学生提升工作技能,学校这样做,不单单是对学生负责任,还可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3.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1 落实政策

虽然各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但政策落实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各级政府应该优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给予校企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落实相关政策,促进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

3.2 发挥学校的能动作用

发挥学校能动作用的具体做法,如下:(1)专业的设置要符合社会的需求情况;(2)专业课程内容要有可实际应用性;(3)学校应该及时与企业管理部门相联系,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用人需求情况;(4)提升教师专业素质;(5)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6)丰富授课方式;(7)让学生去工厂参观,这样,学生便可以对工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3 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发挥企业主导作用的具体做法,如下:(1)明确订单培养目标;(2)为校方提供实习场地;(3)举办学生实践活动;(4)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5)企业可以派人定期的到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与授课;(6)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7)企业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与校方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系。

结语:总而言之,高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学校可以按照企业要求设置课程,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这样做也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而且,学生所掌握的技能都是当下社会、企业所需要的,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模式的应用不单单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社会、企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继续完善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让该模式可以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学校、企业中。

参考文献

[1] 陈小琼,李桂霞.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71-73.

[2] 赵春晓,张彩虹. 浅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职教办学模式[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4):62-64.

[3] 刘旺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11):33-34.

上一篇:T12A工具钢连铸坯质量控制实践 下一篇:CMM2―20煤矿用液压钻车在阳煤一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