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30 04:25:03

目前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对全国几十所大学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大学生问卷调查》和《毕业生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数理统计结果,重点对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重点选取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1200名在校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159份,回收率为96.6%)和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30多所本科院校224名本科毕业生、20多所高职高专380名高职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

研究目的:通过进行有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对调查获取的各项数据归类整理,并运用Excel进行常规数理统计,用百分数对统计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旨在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素质、就业影响因素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了解和把握,由此总结出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内容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1.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被问到“毕业后是否曾经失业”时,有19.2%的选择“是”,上述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是存在失业的。

2.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对“大学毕业时择业中面临过的问题”的调查中,有21.19%的毕业生选择“实际岗位与期望相距悬殊”,而对“你认为目前工作符不符合职业期待” 的调查中,有49.33%的毕业生选择不符合。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都存在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人才的高消费,导致大学生高职低聘,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特别是高职毕业生,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这说明大学生中结构性失业是主要的。

(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调查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1)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①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您最希望就业的地区”和“你现在工作的地方是”的调查中,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及内地省会城市总计占80.45%,而选择内地中小城市、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的仅占19.8%。而且从这些被调查的毕业生现在就业的地区来看,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及内地省会城市工作。

②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你对未来就业预期”选项中,有56.95%的毕业生选择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外资及合资企业,只有15.6%的选择民营企业。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从行业来看,大家都希望到一些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三资企业中去,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小型的企业就业,其结果是导致好单位吃撑了、一般单位吃不饱。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对“您期待的月收入”的选项中,选择35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总数的62.94%,而根据我国社会实际收入水平,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这种工资期望是很难实现的,这也在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工资标准中得到证实。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您现在的月收入”中可以看出,工资在2000元以下的占27.15%,2000-3500元的占52.32%,3500元以上的仅占19.54%。这说明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着收入预期被高估的问题。

(3)大学毕业生知识技能素质结构落后调查

①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对“你认为对就业最重要的能力要素是”选项中,有24.5%的选择了“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而54.64%的则选择了“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对就业最重要的能力要素是学习能力和适应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个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

②在“你认为毕业时你所掌握的就业能力水平主要是”的选项中,有36.75%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毕业时由于掌握了必需的技能要素,所以能够顺利找到工作。

③在“你认为下列因素对就业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的调查中,有31.79%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是实践经验,27.15%的认为是个人能力素质,而认为专业知识和学历对自己影响程度最大的只占到28.14%。

④在“为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您认为高校在大学生培养上应加强的方面”,选项中,有63.90%的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和69.78%的在校高职学生认为应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实践经验和个人能力素质。现在,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而非专业知识欠缺,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工作经验,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条件或者优先条件。

2.高校方面的因素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

①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对“你现在从事的工作与你的专业是否对口”的调查中,有40.4%的选择了专业不对口;而对“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目前从事或想从事的工作关系的紧密程度” 的调查中,有19.21%的接受调查的毕业生选择没有什么关系,41.06%的选择有点关系,只有11.59%的选择关系密切。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并不对口,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大学生目前从事或想从事的工作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所学知识与实际差距太大一样,存在相当一部分学非所用的现象。这说明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失衡。

上一篇:自然与文明 下一篇:浅析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权保障制度的进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