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的利与弊

时间:2022-10-30 03:47:09

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的利与弊

摘要:从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起,开始推行并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明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定义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与弊,希望为推进我国财政制度改革,促进学界对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影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 制度评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在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来,也陆续提出并推出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采购改革、预算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其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幅度大,波及广,尤其对事业单位,产生了深远的利与弊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Treasury Centralized Payment System)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Treasury Single Account,TSA),是指将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即: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也必须通过国库直接支付。它是目前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的一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我国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在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方面,都较之于之前分散的支付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利与弊表现如下: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端

1.1解决多头开户问题,增强预算外资金透明度

在分散的支付制度下,不少事业单位为了获取利息收入,而在多家商业银行开户,将大量预算内资金转化为预算外资金,甚至设立“小金库”,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和预算外资金的不透明,躲避国家的财政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对预算内资金,通过零余额账户进行资金活动;对预算外资金,则专门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账户体系管理。该账户必须定期与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部门对账,报送相关支出报表,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多头开户的问题,增强了预算外资金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政资金的流失。

1.2解决“以拨定支”问题,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管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前,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基本是事后监督。一方面,事业单位上报的预算也普遍较粗糙,在明细化和准确性方面做得不够;另一方面,国库管理部门与国库出纳部门不分家,国库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造成了财政“以拨定支”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对预算单位需要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支付的所有劳务款项,都必须先由预算单位提出详细的申请,经过银行和财政部门两重审核,方能支付。这就必然要求预算单位编制较为详尽、客观的预算,也强化了政府对财政预算的监督。

1.3解决多环节结算问题,有效缓解财务信息失真

多环节结算造成的财务信息失真表现为使用阶段失真和使用项目失真两方面。在分散的支付制度下,当同级的财政部门将财政资金拨付给预算单位时,该财政部门通常会做财政支出处理,但真正的财政支出并不在这一环节,这就造成账面支出阶段和实际支出阶段的不一致,此为使用阶段失真。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拨付的资金常常会大于实际使用的资金,从而导致部分财政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可能在获取财政资金后,通过各种手段将它挪作他用,这就造成了预算支出的账面用途与实际用途的不相符,此为使用项目失真。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财政资金必是通过严格的财政预算审核之后,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最终收款人,这就有效地规避了资金的滞留问题,解决了因多环节结算导致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

1.4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账户,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结余都以指标体现,所以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特别是截留财政资金已不可能。由于预算单位每笔支出均要通过财政的审核,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实施,预算更加细化,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1.5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各预算单位来说,省去了国库向单位拨款程序,国库处批准单位用款计划后,直接通过电子网络传送到核算中心,核算中心收到用款计划,单位即可使用资金,大大缩短了单位资金的到位时间。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端,是相较于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的弊端而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了财政资金的划拨秩序,但毕竟这一制度在我国施行才十几年时间,在现阶段,也不可避免地呈现了一些阶段性的弊端。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弊端

2.1严管资金,降低事业单位的筹资能力

在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下,各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有较强的掌控力,使用较为灵活,其在筹集资金方面,表现了较大的主动性。而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事业单位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事业单位自主财政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被削弱,其筹资的渠道和积极性,都必然受到了影响。

2.2商业银行无序竞争,滋生腐败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单位选择怎样的商业银行,来设置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各大商业银行为了争取事业单位这个大客户,千方百计甚至无序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业的正常运营和基本秩序,甚至助长了腐败现象。

2.3支付申请程序繁琐,加大会计人员工作量

各预算单位一般要按月提交用款计划申请,并由财政局分管该业务的部门审核,从预算批复、下计划、到国库执行机构办理、再到银行支付、国库清算,这一周期时耗长、效率低。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基层单位一个简单的费用报销,以前由预算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一天就能办理的业务,往往要耗时数月才能办理完成。这无疑加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也使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出现滞后。

2.4核算内容不完整,往来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所有资金都属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但这部分资金目前尚未纳入预算管理,其收缴不直接纳入国库,而是由财政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拨付单位。

2.5不能有效解决预算执行不力问题,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更加严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突出宏观管理,强化预算、用款计划的制定,及业务部门与资金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较好地规范了资金的划拨方式方法、现金大额提现等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有效解决预算执行不力问题,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更加严重。主要原因是年初资金使用审核严格,导致许多款项结算不能如期支付,但这些款项又必须在当年结算完毕,再加上调整预算批复较晚,且有些指标在年底追加,为保证财政预算的执行率,不得不在年底突击花钱。

尽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施行初期,出现了以上弊端,但不应否认其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会计制度的健全,事业单位筹资积极性问题、商业银行竞争的公平性问题,以及国库支付审查的办事效率问题,均能得到缓解和根治。

参考文献:

[1]李俊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以A市为例.会计之友[J],2012(14)

[2]刘蓓蓓.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11(12)

[3]袁霞.对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引起会计核算变化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p2B模式分析 下一篇:实行全面预算的难点剖析及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