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对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变的影响

时间:2022-10-30 02:39:57

【摘 要】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48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8%。可有效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论:温阳健脾汤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子宫肌瘤;正虚血瘀型;温阳法;血流变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16-01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又称子宫纤维肌瘤、子宫纤维样瘤,在女性所有良性肿瘤中约占51.87%, 40-50岁妇女发病率最高。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古典文献研究认为,子宫肌瘤的病机当以阴乘阳位为核心,治疗应拨阴扶阳,重视应用温阳之法。本研究用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并观察肌瘤体积变化、血流变的变化,证实其疗效显著。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48病例,观察病例严格控制可变因素。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子宫肌瘤的有关内容修订:①妇科检查:子宫增大或(和)质硬、形态不规则;②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大小、数目及部位,并排除盆腔其他肿瘤;③具有月经异常症状,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④压迫症状(膀肤或直肠),尿频、尿急或便秘。注:第①、②项为诊断所必备。

1.2.2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子宫肌瘤的有关内容修订[2] 主症: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次症:(l)经色紫黯,或有血块。(2)神疲乏力,少气懒言。(3)头晕目眩。(4)食欲减退。(5)手足心热。(6)白带量多,自觉压迫症状或小腹疼痛。 (7)舌淡有紫气,或红或边有齿印,苔薄或少,脉细弦或虚数。其中主要症状必备,伴随症状具备2项或以上,B超提示子宫肌瘤(直径延3cm)或妇科检查(未婚者可行肛查)子宫增大(如孕

1.3 分组及治疗 治疗组于非经期予温阳健脾汤(熟附子、党参、白术、升麻、益智仁、小茴香、灶心土、穿山甲等)治疗48例。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各一次口服。对照组于非经期予桂枝茯苓胶囊(康缘药业)治疗30例。每次3粒,早、中、晚各一次口服。

1.4 观测指标 观察B超所示肌瘤的体积变化;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1.5疗效判断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B超及妇科检查发现肌瘤完全消失;显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B超及妇科检查发现肌瘤缩小1/2以上(含1/2);有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超声下肌瘤缩小1/3以上(含1/3);无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肌瘤未见缩小。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运用t 检验。

3 讨论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可归属于中医“石瘕”“症瘕”“崩漏”等范畴。其发病多认为是脏腑失和、气血失调,导致痰、郁、瘀等聚结胞宫,日久所致。笔者发现人体营卫气血的生成及正常的运行依赖于中焦,六淫之邪伤人的基础是脾胃虚弱。脾胃不虚则邪不能侵,邪气即使侵犯也不能潜伏。子宫肌瘤在发病前、发病中,中焦失运是必备的条件。脾胃虚寒是易于发生子宫肌瘤的体质特征。虽然子宫肌瘤基本病机是淤血内阻冲任、胞宫,但究其原因最终与阳气不足,失于温化,冲任不畅有直接关系。阳气之温煦、激发、推动作用,有助于血液、津液的运行、通调。肾阳乃一身阳气之根本,且冲任之本在肾,肾阳虚失于温煦,致冲任、胞宫虚寒,气血运行不畅。经血瘀滞不通,淤积日久则成症瘕。故子宫肌瘤病机实为阳虚寒凝,瘀血内阻,一语以蔽之“阴乘阳位”,正虚的实质是阳虚。因此,阳虚应该是子宫肌瘤的正虚的最基本含义,是发病之本。寒凝血瘀是子宫肌瘤的基本病理环节,血瘀的本质又可归结为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3]。不同病种的血瘀证其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有共同的特征,主要为血液流变性皆呈“浓”、“黏”、“凝”、“聚”状态,现代研究也证实,这些血液理化性质的改变是血瘀证发生的主要生化基础[4-5]。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是中医瘀证本质之一。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后,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P

参考文献:

[1] 《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23)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2002,5:239)

[3] 陈可冀,史载祥.实用血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20-189.

[4] 刘军莲,宋剑南.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9): 1091.

[5] 时晶,田金洲,王永炎,等.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21(6): 363.

基金项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疗集团科技支助项目(2012YLJ T-021)

上一篇: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癌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4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