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30 02:26:50

大学英语听力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听力课程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本文就听力课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的对策,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课 制约因素 对策

1.引言

听力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个难点。在当今社会中,听力技能作为语言交流的必要前提,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考试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效果作一些探索,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英语听力课的制约因素

2.1缺乏良好的听力环境

要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就要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但学生进入大学后,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的主要是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师,所以缺乏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同时,学生因为受环境影响,很少有机会锻炼听力,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即使很简单的词汇或句子时都很难理解,所以其听力学习存在很大障碍。

2.2听力课现状

听力课课时有限,开设时间短。而且学生没能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兴趣性,总想通过看电影来提高兴趣,其实他们多数只注重电影的情节,很少注重其英语表达。

教学模式也单调乏味:老师放听力内容,学生完成练习,然后老师校对答案。这样的课堂基本上没有学生参与其他课堂活动,很容易使学生疲劳。大部分教师因为教学课时多,科研压力大,忽视了听力课的教学,把听力课视为最容易上的课,也使听力课变为固定的程序。

3.改进听力课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1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

活动的项目可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构成听力课堂的一部分。例如: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答、英语广播节目、英语歌曲比赛等。每项活动的内容可多样化,不拘一格,从不同的层面角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使其自觉地融入其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锻炼交往能力,逐渐从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走到新的氛围和天地去。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其听力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其英语听力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2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现状直接影响到其听力能力,把听、说、读、写、看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做到听力和其他各项技能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交往,使他们情感互慰、个性互补、活动互激,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尽可能多地从各方面展开语言训练,如朗读、听写、对话、互批作文等。多向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在相互交往中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英语潜力,不断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持续地学习和操练,这样可全方位地提高学习效率。

3.3进行听力技巧训练

3.3.1推测输入信息

首先,要从握整体上推测其大概内容,对所听资料有整体的了解。并根据具体试题内容对所输入信息不断地加以修正,同时提取头脑中相关的旧信息加以匹配,最后输出经过整理的信息。并以此为根据,分析和回答问题。其次,运用具体信息进行推测。可根据听到的具体单词或短语来理解所给的信息;也可通过说话人的语音、语调来判断其喜怒哀乐,从而了解其肯定、怀疑、疑问等多种感情。

3.3.2听力速度训练

首先适应快速听力,听力速度直接关系到听力的成败,而且是影响学生测试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让学生平时把听BBC和VOA的英语广播节目结合起来,训练自己的英语听觉。这样自己的听力会逐渐敏锐,从开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语到能接受完整的句子,直至使自己尽早适应快语速的听力。

3.3.3听力记忆能力训练

听力记忆是听力应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短文和长段对话,不仅要跟上、听懂,而且还要把信息储存在记忆中,以供回答问题时使用。往往有这样的情形:短文或对话都听懂了,但到回答问题时,脑子里竟然一片“空白”。这种现象要通过系统的、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克服。

4.结语

教师应适当多安排需要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除了听力理解的书面练习以外,适当增加开口练习,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听力学习的优势和缺陷,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听力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党争胜.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听力教学策略[J].外语学刊,2009.05.

[2]翟杰.英语听力训练中预测能力的培养[M].教学与管理,2005.2s.

[3]王守元.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外语,2003.04.

[4]邹爱民.英语听力课的目的与方法技巧[J].外语电化教学,1999.02.

上一篇: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运用能力 下一篇:模因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