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时装界看中国高级时装的成长困境

时间:2022-10-30 01:58:49

从香港时装界看中国高级时装的成长困境

真正赚钱的始终是批量生产的成衣,这让高级时装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老一辈的设计师抱怨新人急功近利,不会自己动手缝制时装了。

要成为高级时装店或是高级时装设计师,需由法国高级时装协会认定以及法国工业部批准,而入会的标准是:一、在巴黎有自己的工作室;二、至少雇用20名全职员工;三、服装必须要量身定做;四、每年要举行至少两季服装会(1月和10月):五、每季至少要推出65套新的设计作品:六、每年至少要对顾客做45次不公开的展示。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可以被冠上“高级时装”名号的产物。

中国真正有设计师的概念是从1992年开始,而香港在这方面发展则较早,在上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带动纺织制衣业的发展,成为香港时装设计发展的转折点。涌现了一批在质量、营销和口碑上都出色的品牌,而以为明星和富豪服务出道的“高级定制时装”设计师,也登上了香港时尚界和上流社会的权威地位。1967年首办的香港成衣节,正式展出了本地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吸引了许多欧美著名的百货公司前来香港定制时装。往后的数十年,香港培育了不少本地的时装设计师以及时装品牌,并成为东南亚主要的设计中心。2007年8月,香港沙田博物馆举行了名为“潮・香港时装设计”的展览,除了展示郑兆良、张露露、伊嘉、刘家强、马伟明、邓达智、尹泰尉以及杨远振等9位杰出的香港本地设计师历年的经典作品,香港本土时装设计的发展也是展览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这些看似风光的时尚界骄子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道的苦衷。

这些已经在国际上博出位的香港设计师,对各大的时装周和时装展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主办单位不会负责设计作品所需的费用,全部开销都由设计师本人一力承担,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创作。当然,设计师们面对生存的压力,为了保持在业界的知名度,也会不得已参加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时装周或时装展,但谁都知道,真正能赚到钱的还是批量生产的成衣,这使得高级时装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另一边,老一辈的设计师已经在抱怨新一代的设计师急功近利,不会自己动手缝制时装了。

这样的危机不仅仅出现在香港,法国时尚界也出现一片“高级时装已经死亡了”的呼声,由于ZARA、H&M这样的快速时尚抢滩了大块市场,高级时装的圈子越变越小,这一让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奢侈艺术变成了夕阳产业。

而此时此刻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所以像Christian Dior、Chanel、Yves Saint Laurent、Jean LouisScherrer等各大的知名高级时装品牌都来中国市场一探究竟,他们的到来,也让一夜暴富的中国人大开眼界,明白了品位与金钱的关系,开始思考自己所能在时装上得到的服务与享受。

开放的经济环境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让香港的高级时装业曾经辉煌过,中国高级时装也遇上了如此好的环境,但是发展至今,香港高级时装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正在提醒中国高级时装所要面对的困境。

上一篇:每个夏天都在复古 下一篇:房车的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