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方式 走进云江文化

时间:2022-10-30 01:32:17

采用多种方式 走进云江文化

摘 要:编写云江文化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家乡发展现状的了解。如何将校本课程上出语文课活动课的味道?我们采用了以下七种方法:播放视频、调查了解、实地采风、诗文积累、制作课件、品尝风味、广告策划。

关键词:云江文化 校本课程 乡土文化资源 兴趣 方法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6册综合性学习内容,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和安排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惟“北方化”“城市化”。很显然,专家在编排教材时,重心放在了北方一些大城市学生的认知上,对于偏安一隅的南方小城市则无暇顾及,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空间几乎成为大家的共识。

我们瑞安位于浙江东南部,靠山面海,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为浙闽交通要道,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方面的资源。为让学生了解家乡整体风貌;培养发展学生调查、探究、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开始商讨编写云江文化校本课程。我们走访博物馆、文化馆、瑞安市志等单位,累积了许多资料…… 最终出版了《云江文化》。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概述――我可爱的家乡、悠悠云江、瑞韵风情、舌尖滋味、泛舟云江、先贤名士、诗意瑞安,具体为源远流长、千年古渡、云江航运、咫尺蓬莱、岁时风俗、百工荟萃、古韵悠远、书香漫溢、青山凝碧、秀水流翠、丽岛金沙、建城先驱、为官典范、永嘉学派、中医先声、文化巨擘、诗海拾贝、诗踪访胜、咏物抒怀、童谣儿歌。并在每一节后设计的练习有知识链接、讨论区、议一议吧、小调查、活动区(实践活动)(活动链接)、随感贴吧。如何将校本课程上出语文课活动课的味道?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们集思广益,采用了以下七种方法,分别为:播放视频、调查了解、实地采风、诗文积累、制作课件、品尝风味、广告策划。

一、播视频,激发兴趣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教学内容涉及一些事物和现象,都能很好地再现出来,可使他们的思维更为积极活跃,让学生直接感受家乡文化的表象美,理解家乡文化的内在美。比如,完成概述部分“我可爱的家乡”教学后,播放视频《瑞安欢迎你》,《瑞安欢迎你》的歌词囊括了瑞安的景点和特产小吃,让学生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家乡,而且在一起观赏的过程中了解家乡,增长见识,其乐融融。

二、设问题,提高思维

问题能激发思维。著名教育家S・L鲁宾斯坦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在教学中,要引起学生这种“十分强烈”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巧妙设计提问。设计哪些问题呢?比如,在第一章“悠悠云江”第一节“源远流长”部分,了解了飞云江位置、 飞云江的发源地、 变化、支流等后,抛出以下问题:飞云江长度?源头?回答有奖哦!又如:四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安十大杰出历史人物”是:蔡敬则、许景衡、陈傅良、王执中、卓敬、姜立纲、孙诒让,还有三人是谁?再如:瑞安童谣“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螺当鬼叫,四月冷清清,五月龙船鼓咚咚声,六月江河好泅鱼,七月墙脚下捉蛐蛐,八月什么粘牙齿,九月什么新上市,十月吃桔亦吃柿,十一月冬节吃什么,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三、多实践,培养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一项复杂而又充满生命气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获得新知,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能力,并能够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它是最易于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一种活动。

比如,传统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请你做一次调查,记录这些节日风俗,向长辈了解瑞安节日传说和习俗演变,写一份调查小报告。又比如讲到千年古渡时,我们让学生实地采风。周末,我们一起去瑞安南门飞云渡乘渡船怎么样?邀上几人,去实地采风吧!让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是了解了名人后阅读传记《末代大儒孙诒让》、观赏电影《一代大儒孙诒让》, 寻找瑞安的童谣、儿歌与民歌。

四、累诗文,提高品位

语文,积累诗文尤为重要。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怎么样积累?可在诵读中定期举行诵读辅导讲座,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读、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可在搜集中积累,这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又可在交流中积累。比如,学到“蓬莱咫尺远”时,累积元代瑞安诗人季震孙的“天接海门群岫远,云飞渡口片帆轻”,“喷玉矶,陈武(宋)朝借仙岩游,暮借仙岩宿。一泓流不尽,长年看不足。”登隆山塔( 明代蔡鼎)“白云深处昔曾游,寥廊空青万籁幽。风竹浑消六月暑,壑松长占一天秋。影参碧落浮屠峻,冷沁诗脾曲涧流。唱饮不须弦管乐,鸟歌清韵似相酬。”然后我们自己尝试写简易的诗:“瑞安水乡好。各山溪,轻轻跳,一跳跳到飞江潮。飞云湖,像明珠,烟波浩渺白鹭叫。飞云江,请别吵,母亲瑞安在睡觉。温瑞塘河家乡绕,绕出山水人自豪。东海龙王哈哈笑。”兴趣盎然!

总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上一篇:激起情感浪花 下一篇:用爱浇灌“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