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时间:2022-10-29 11:15:31

建筑防火设计中有关防火分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 建筑物内合理防火分区的划分可以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控制住火情,为人员安全撤离提供保障,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对于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一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字:建筑防火;防火分区

0 引言

在人们居住的环境中,其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防火。为了更好的适应人们的这种需求,在建筑中合理的规划防火分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防火分区的设置不仅可以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及时的对人员进行疏散和扑救,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火灾对人们身体和财产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防火分区在设计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必要的改革措施已在具体的实践之中。

1 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

1. 1 防火设计规范不完善,考虑因素不全

建筑物内之所以必须设置防火分区,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能有效分隔火灾现场,防止火情继续蔓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和损失。但是当前我国防火设计方面的规范还不够完善,对于建筑物防火的设计方面只注重建筑物高度、类别、材料耐火性能几个方面,对于建筑内防火分区的具体情形关注却不足,比如建筑物内部可燃物的放置情况,建筑物装修情况和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这几个方面都没有详细考虑,而这些因素却是做好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一些民用建筑,人员密度大、装修复杂的场所,防火分区的划分更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的建筑物防火设计与学校、工厂等一些装修简单的建筑物防火设计划等号,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1. 2 防火方法与建筑空间功能要求有矛盾

不同建筑物防火分区要采用不同的分隔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适合安装防火墙,比如对于工艺流程要求完整连贯的工厂建筑,对于空间的整体功能要求很强,防火分区的分隔无法用防火墙的设置来实现,而如果用防火卷帘,由于防火帘规格有限制,这就出现了防火技术上的难题。对于空间较大的建筑物来说,设置防火墙就会影响整体空间的构造,影响到工厂生产的功能需要,而且防火墙稳定性要求高,设置起来难度又大; 如果设置防火卷帘,由于卷帘自身重量大,对于建筑物结构要求强,因此安装起来操作难度较大,并会影响整体空间功能的使用; 而如果使用消防水幕设置防火分区,对于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量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并且消防水幕的防火分隔效果也并不佳。

1. 3 防火分隔时间不明确

当前很多建筑物内都设置了多种防火分隔物,比如采用砌筑防火墙的方式,如果操作起来不方便,那么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防火分隔,比如卷帘门、水幕、防火门、防火窗等等,不同的防火分隔物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虽然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采用了多种防火分区的划分方式,但是不同的防火方案防火的分隔时间是不同的。对于防火墙来说,这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防火的重要手段,防火墙的耐火时间规定不能低于3. 00 h,安装有冷却水幕的防火卷帘门耐火时间规定也不能低于3. 00 h,而防火门、窗由于防火的部位不同,防火时间也有一定差异,可以将整个设置于人员疏散通道区域内采用的A 类防火门、窗分成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耐火时间不能低于1. 50 h,乙级耐火时间不能低于1. 20 h,丙级耐火时间不能低于0. 50 h,而防水水幕的水量设置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做为小开口部位的防火设计,用水量不小于2 L /( s・m)。

防火分区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其阻隔火焰的时间应该由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的耐火极限确定。当前的问题是,建筑物设置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火灾出现时防止火焰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余空间,其阻隔火焰的时间应该由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的耐火极限确定。但是消防规范中规定,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 00 h,作为竖向防火分隔物的楼板的耐火极限是不低于1. 50 h( 一级耐火等级) ,设置在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其耐火极限是不低于1. 50 h,那么,在规范中防火分区定义中提出的“一定时间内”应该是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2 建筑防火分区在设计中的控制要点

2.1 实施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案

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指的是建筑群在确定达到一定的防火标准后, 对建筑物在使用性质、可燃物量、建筑群内人员的数量以及分布、耐火的等级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在对防火的分区进行确定。这种设计方案是在对随机建筑物的综合防火性能进行评定后,然后在设计出一个特定的符合此建筑群的防火安全系统模式,这样在火灾出现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人员和火灾的趋势进行有效的控制。

2.2 对大空间建筑群设置防火带

防火带就是在存放可燃物品的建筑群众设置一定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内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不可燃烧的材料。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使阻挡防火带的一侧烟火向另一侧蔓延,这样就可以在建筑群的空间上形成一个无形的防火分隔区域。目前, 根据现有规范中的要求,其在对商场、学校、候机厅这些具有空间连续性能高的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中,是非常难以实施的。在这个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防火带的宽度需要根据建筑物内所具有的可燃物的性质来决定。在防火带附近的可燃物为不燃物品时,防火带的宽度确定为6 m,在防火带附近的物品为可燃物或者难以燃烧的物品时,可以将其的防火宽度设置在9 m。

2.3 实施建筑中庭防火分区设计方案

现代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不仅满足在安全性上,同时还非常注重采光的效果和空间设计中的美感,因此,现在的很多建筑都是采用中庭式的设置方案,然后在中庭上采用玻璃屋盖采光。从现有的规范中可以得知,在对防火分区与中庭贯穿中所采取的累计叠加的方式进行计算,其所计算出的实际范围是远远大于规范中的允许范围的。所以,在中庭的两边大于6 m时,将封闭屋盖去掉, 这样在面积的计算上就可以不用累加计算,同时为了遮风挡雨, 在中庭的上面还可以设置雨棚,只要开口的面积不大于井底的面积,将其按照天井的范畴来进行计算也是合理的。

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防火分区作为建筑防火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其在划分的过程中和分隔方法的设计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设计和实施并存的情况下, 其设计的方案一定要和实际实施的情况相符合,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建筑物在空间上的特点和具体的面积大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来进行,这样才可以控制好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要点,更好的做好建筑防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再秀,文锁民.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J]. 武警学院学报,2007(2) : 38-41.

[2] 陈伟.论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对立统一性[J].安防科技,2008(7) : 60-61.

上一篇: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探讨 下一篇: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