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风景区发展竞争力的研究

时间:2022-10-29 11:04:38

云台山风景区发展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云台山风景区为例来研究河南旅游业如何发展竞争力。它首先通过对云台上风景区基本情况的阐述,来了解近期的云台山风景区的发展情况;继而研究云台山风景区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云台山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最终提出了发展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云台山风景区 旅游业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06-01

一、台山风景区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是景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旅游产品,规划旅游项目,安排旅游线路的必要前提。一个景区它的旅游资源是驱使游客到此旅游的动力。换句话说,旅游资源最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决定了游客的多少,收入的高低。

(二)旅游服务因素

如果说旅游资源是最关键的发展竞争力的因素,那么旅游服务则是核心的因素。因此旅游服务也是影响云台上风景区发展竞争力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旅游业发展竞争力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从旅游业角度讲,区位包括地理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地理区位简单来说也是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交通区位决定着游客到旅游地旅游的方便程度。

(四)相关产业因素

相关产业是和旅游业相关的一些产业,如旅行社,餐馆,酒店,还有一些休闲娱乐型产业等等。旅游业和相关产业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旅游业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产业也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的竞争力增强。

二、云台山风景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一) 云台山风景区的竞争优势

1.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的丰富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在云台上景区有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当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的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还有众多名人墨客的碑文,诗词,文物。这些都为云台山蒙上了文化色彩。

2.水资源多

云台山与泰山等很多山系相比,水是其一大特色,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亚洲落差最大的云台瀑布,是难得一见的景观。这是在其它山系旅游中很难见到的。

(二)云台山分景区的竞争劣势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旅游环境的容量有限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根据云台山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云台山景区的旅游最佳日环境容量为1.3万人次,日极限容量为2.6万人次。而2004年5月4日的游客人数是4.8万,已经超过了日极限容量,更不又说2004年以后的了。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云台山的超负荷运转,对于云台山景区的长久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产业链条不完善

云台山景区的收入,仍然以门票收入为主。在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景区所在地是满足了吃住行游四个方面,而对于购物和娱乐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游客对其满意度会有所降低。和其它一些景区相比,这可能阻碍竞争力的发展。

三、云台山风景区发展竞争力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树立品牌形象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则是旅游的根和魂,因此云台山风景区要发展竞争力,就应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其次对特色文化,要加以保护,防止其流失;再次要加强旅游文化宣传,给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最后将已知道的文化寓于产品中,实现文化和产品的融合,最终树立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

(二)以整体旅游对游客实行分流

云台山景区近几年游客人数增多,曾经有人对此进行评价,黄金周旅游不是去看风景,而是看人。因此为了景区的长久发展以及在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获胜,让游客了解到客流量少的景点也是有自己特色的,值得一去,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尽量开通多条旅游航线

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再好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来说,也只能令游客望而却步。针对于这个问题,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和有关的政府部门协商,尽量开通更多的航线,还可在旅游的高峰期适当增加省外旅游专车。

(四)完善旅游产业链条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产业也会相应的发展。它们能够相互促进,但是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景区在游客心中的满意度有所下降。因此在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我们要做到首先开发不同层次的消费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要;然后适当增加一些旅游设施吸引顾客流连忘返,使景区的竞争力增强。

(五)培养旅游人才,加强服务意识

随着景区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同类景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景区可与高校合作,着力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旅游人才,满足景区对人才的需求。

上一篇:新世纪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方向探讨 下一篇:CORS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