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29 10:50:20

1200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总结误差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所检验的药品共1200种,检验药品微生物限度,记录并统计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以及误差率,并以误差及误差率作为考察指标,分析总结误差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200种药品中,共有340例检验中发生误差,发生率为28.3%。结论:在药品的微生物限度的检验过程中,应加强对相关检验器具的消毒灭菌,并注意防止供试液以及培养基被污染,充分认识到药物性质并正确计算菌落数,尽量避免各种因素影响微生物限度的检验,从而提高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药品检验;影响因素

保证药品卫生质量是药物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规范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检验部门的行为,保证药品质量安全,规定了药品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查主要是对非规定灭菌制剂以及其原、辅料等所受微生物的污染程度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包括控制菌以及染菌量的检查。由于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程序较为繁琐,检查周期较长且操作严格,加之检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干扰因素,容易产生检查结果误差,因此难以对生产进行科学和系统的管理[1-3]。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微生物限度的检验误差因素以及控制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所检验的药品共1200种。其中,片剂200种,颗粒制剂340种,中药制剂460种,口服液200种。

1.2 方 法 对上述药物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统计影响检验的误差因素及其具体分布。并对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2 结 果

本组药品中,共有340例检验中发生误差,发生率为28.3%。其中,约有1/3的误差是由单因素导致的,另外2/3的误差则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影响微生物检验的因素主要包括操作环境因素、培养基因素、设备因素、药物自身因素等。详见表1。

表1 误差因素及其分布情况

3 讨 论

3.1 药品自身因素 微生物限度的根本影响因素在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药品中存在的细菌,本组占57.4%。首先,药品容易受到外界生物污染,且这种污染的种类及程度均存在较强的多样性。同时,污染存在分布不均匀性,在同一批次的药品中,部分被污染,而有部分未被污染,被污染的药品其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外,作为检测对象的微生物存在较大的变异性,这也是影响微生物限度的原因之一[2]。

3.2 检验设备及用具因素 微生物限度检验过程中所用的检验器具均应充分洗涤、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结束后切忌立即置于冷处,以免由于急速冷却而导致药品内的蒸汽冷凝,进而产生负压易感菌。应取出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将其烘干待用[3]。此外,各种恒温恒湿培养箱均应定期检定,并每天观察其箱内的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情况。本组设备及用具因素占21.2%。

3.3 培养基因素 培养基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对于检验结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组中占44.4%。目前常采用的培养基大多为商品用的脱水培养基,容易吸潮,若存放不当很容易出现凝块,导致凝固性降低,应严格按照相关说明存放和配置,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灭菌以后的培养基,不宜存放过久,应在2~25℃下保存,并在3周内用完,避免造成水分丧失和感染细菌。在处理培养基时,应作一次性蒸汽灭菌处理,对于已经过灭菌处理的固体培养基,应采用微波炉或者水浴加热使之溶化,切忌用电炉直接将其溶化,避免因过度受热而导致营养成分受损。同时,已经溶化的培养基需一次性用完,不应使用剩余的培养基。注入平面皿时的温度应控制在45℃,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细菌受损或者死亡,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细菌凝固,严重影响混匀,在使用前应采用水浴保温[1-3]。

3.4 操作环境因素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配备单独的无菌室进行检查,环境洁净度应达到1万级,而局部洁净度应在100级以上。操作前对操作台以及可能存在污染的死角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杀菌。此外,还应采用沉降菌检测法对空气中存在的菌落数进行检查,并以此来判断无菌室的洁净度是否达标。此外,无菌室内应配备火柴、乙醇灯、剪刀、镊子等,检查人员应尽量避免频繁走动,如需要传递物品应采用传递箱,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无菌室,全面减少污染。微生物鉴别以及菌种处理均应在半无菌室内完成,严禁在清洁室内操作,以免实验室环境污染或者导致菌种交叉污染等,从而控制检验误差[3]。本组环境操作因素占47.6%。

3.5 供试液制备因素 供试液的制备过程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组占72.1%。检验时应先验证检验方法,确保检验条件、检查及验证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整个操作过程必须无菌操作,应靠近火焰区进行,在应用灭菌器具时,不得与可能污染的器物相接触,不得用口吹灭菌吸管。在稀释供试液以及将供试液注入平面皿时,应先振摇然后取均匀试液操作,勿取上清液或者沉淀物,以免浓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3]。在制备过程中,如需要采用水浴加温,应控制温度不高于45℃,且水浴时间不应超过30min。整个制备直至加入培养基的时间应控制在1h内,以免因操作时间过长而使得微生物繁殖或者死亡,进而影响计数的结果。在向表面皿中注入培养基时,应充分振摇,使其与供试液混合均匀,避免发生细菌重叠或者成片生长,避免对计数结果造成影响。

3.6 菌落计数因素 当细菌生长较快并且较密集时,容易出现计数误差。因此,进行菌落计数时,必须仔细观察,必要时可使用放大镜或者低倍显微镜等,从而将小气泡、药渣等感染计数排除。如果无法辨别,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培养的时间[4]。本组菌落计数因素占14.1%。

总之,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影响因素众多,检验人员应强化无菌观念,全面加强操作规范,提高操作技术,并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减少或者避免发生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

参考文献

[1] 陈万胜.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21.

[2] 李佩蓉,范秋汝.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误差影响因素[J].北方药学,2011,8(3):81,119.

[3] 杨静.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事,2008,22(12):1095-1096.

[4] 陈岩松.影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因素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36.

上一篇:眼挫伤继发青光眼12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成长,因承担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