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与对策

时间:2022-10-29 09:57:00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 “营改增”是近来几年开始的对于税务制度的改革,对于建筑业来说,影响的幅度相对较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对于建筑企业的负税、经营、现金流等等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影响,除了从前期管理和合作商选择上更加谨慎以外,财务人才的培养也是核心问题。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改革 建筑企业

一、前言

自从“营改增”改革开始,建筑业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影响带来的一系列后果,需要建筑企业做出适当的改变来适应改革,以保证纳税额度的降低。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内容

从2012年开始,我国开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本次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征税范围。自2014年1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征税范围包括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其中建筑业也名列中间。二是征税的税率。在原本实行的13%和17%两档税率的基础上增加6%和11%两档税率,这部分是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等适用的税率,也是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以及广播影视等现代服务业适用的税率。

三、“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1)“营改增”对建筑业的现实意义。当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对于建筑业中的重复征税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改革后的试点单位反馈,原本建筑业的营业税为3%,改革之后,改为增值税,这样就适用11%的税率,而增值税则可以通过抵扣进项税,将不同的税种改变,修改成为统一的增值税,严谨地按照新的税务制度执行,交税重复的问题迎刃而解。

(2)对企业税负的影响。“营改增”后,建筑业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因此,“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税率和进项税额。建筑业的投资较大,设计的立项非常多,特别是对于建筑材料的购置和设备的购置或租用,巨大的开销需要担负沉重的税务,实现“营改增”之后,对于已成立多年的建筑企业,购置或者租用设备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已经进行了一次统计,所以并不能进行抵扣,增加的税务强度。另一方面建筑业的材料购置并不都是正规单位,也并不都具备正规发票,导致企业需要额外缴纳这部分的税务,使得原本就沉重的税务更加不堪。

(3)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营改增”后,企业营业收入要扣除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销项税额,所以在收入上,有了一定的降低,部分收入抵税。营业成本也较“营改增”前降低,首先,建筑材料购买的时候,产生的进项税可以部分抵扣,节省开支;营业税是价内税,营业税计入了营业税金及附加税务,增值税是价外税,没有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几项因素综合作用,所以相比较而言,增值税从绝对数值上是小于营业税的,企业税务减少,经营状况自然更好。

(4)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营改增”后,建筑业从小规模或者非增值税纳税人处购买的原材料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建筑企业需要缴纳更多的增值税,这部分税款直接从现金流中走,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建筑业的产品非常特殊,价值极高,并且只能通过预售的方式收取收入,产品的周期长,大多数都需要几年的周期,导致收款相对比较停滞,当这些金额纳税之后,所剩的现金并不足以运营整个项目,这时就需要增加更多的现金流,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负担。

(5)对企业设备更新的影响。原本在企业购进机械设备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购进机械设备的增值税并不能进行抵扣,建筑企业的资金不足以支撑设备的更新与升级;“营改增”后这部分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现金流增多,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将增多的现金流投入在设备的研发与升级上会更大程度地加强工作效率,这部分投入会得到翻倍的回报,所以“营改增”业加强了建筑企业对设备更新升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

(6)对发票管理的影响。税制改革前,建筑企业征收的是营业税,建筑企业在完成项目结款的时候,所开的发票一般是由当地的税务局统一开出,并没有分种类。开具发票的对象既可以是企业法人,也可以是普通纳税人,但是两者的税务情况并不相同,相对比较混乱,对象不统一,税务业相对较重。“营改增”之后,由于建筑企业开始只征收增值税,所以企业在最终结款的时候,开具增值税的发票,开票主体为一般纳税人。由于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于抵扣进项税额,而其他种类的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发票上的税额,所以在开发票的之前,需要确认合作方的发票是否符合增值税的标准,这关系到最终发票的有效性和落实性,如果开发票的主体是其他种类的纳税人,则并不能抵扣发票税额,那么税务将会变得很重,并且由企业全权承担,从而加重了不必要的企业税务。

四、建筑业对于“营改增”的对策

(1)加强前期工作。对于前期的纳税筹划,需要重视起来,同时对管理要严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在最初杜绝漏洞。对于企业来说,税收具有强制性与固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刚性的硬性标准。对于“营改增”带来的问题,建筑企业的应对要从最初的思想上就需要高度重视,在具备了思想指导的前提下,就需要将思想落在实处,尽可能地做好前期的策划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好准备。另外,可以积极寻求一些适合的在法律范围之内的方法进行税收筹划,合理的方法往往能很有效地分配企业税收。同样,通过合理的方法对税收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延期也会降低部分纳税的金额。不过,最基础的方法还是通过对于材料与设备的购置进行合理的预算,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进行多次仔细的评估,通过多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2)加强合作商管理。对于建筑企业各个合作单位的选择需要谨慎,特别是在合同的制作签订上需要彻底的完善,以防止一些漏洞的出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进项税款的抵扣的数值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益。所以,在选择合作商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于他们的纳税人资格审查和税率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酌情选择,需要清楚的约定税费的凭证,并需要明晰付款的程序、预付款、分期付款以及尾款等等。对于合作商户的管理也需要规范化,杜绝混乱的管理机制带来额外损耗。

(3)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注意现代的企业财务人员精英队伍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由于“营改增”是一个全新的税务制度,对于原本熟悉营业税的财务人员来说,需要正确地理解并增长新的业务知识,以跟上改革的步伐,这也是最大的挑战。做出改变的第一步是要从思想知识上进行改变,才能正确地指导实际操作。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问题是人才的竞争,技术与知识的不断变化与革新给人才创造了更多的挑战,企业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培训,集中提升财务人员的知识,并且设置考核机制,加速人才的更新。

五、结论

对于“营改增”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建筑企业需要迅速反应,及时地采取重要措施,从思想上,制度上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并且解决核心问题:人才问题。进行人才的招揽以及培训,培养人才。只有正确地解决了人才的问题,才能让建筑企业在改革的面前岿然不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程度。

(作者单位为安徽省现代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钱承浩.建筑业营改增工程造价对策研究与影响分析[J].建筑经济,2013(7).

[2] 冯雪瑜.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3).

上一篇:创新改革,走发展之路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