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红珠油桃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9 08:35:27

早红珠油桃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摘要:2003年引进早红珠油桃,进行设施栽培。果实5月下旬成熟,外观美,品质佳;早实丰产性强,定植第2年666.7m2产300kg,第3年1100kg,第4年达1800-2000kg。

关键词:早红珠;油桃;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5-0055-02

2003年引进早红珠油桃进行设施栽培试验,表现为早实丰产,果实特早熟,着色亮丽,风味佳,品质上乘;定植第2年666.7m2产300kg,第3年1100kg,第4年达1800-2000kg。

1 引种园基本情况

引种园位于慈溪市掌起镇古窖浦村桃源水果农场。该地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1272.8mm,平均日照数2038.4小时。土壤为平原水稻田,pH值7.0,有机质含量1.9%。共有油桃大棚8个,每个面积666.7m2,主栽品种早红珠,授粉树为曙光油桃,配置比例4:1,采用Y形整枝。

2 引种表现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92g,最大单实重140g。果顶圆平,微凹,缝合线浅,两侧较对称,梗洼深。果个均匀整齐,果皮光滑,底色绿白,着鲜红色,有光泽,十分美观。果皮中厚,不易剥离。果肉白色,肉质细,软溶质、,硬度中等,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品质优。粘核。不易裂果。

2.2 生长结果特性

树体健壮,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易萌发二次枝。当年生枝灰褐色,粗壮。极易成花,复花芽多,各类果枝均结果良好,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铃形花,花粉多,自花结实,坐果率高。早果性、丰产性好,定植第2年结果。

2.3 物候期

在浙江慈溪大棚栽培条件下,2月18日萌芽,3月19日进入盛花期,5月18日果实着色,5月24日果实成熟,11月下旬落叶。

2.4 适应性和抗逆性

对气候、土壤的适应强,抗旱,耐阴湿,抗病虫能力强,不耐涝。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设施为毛竹大棚和镀锌钢管大棚,一般为二连栋,单棚长55m、宽6m,跨度12m,顶高3-3.5m,肩高1.8~2.0m,覆盖无滴长寿塑料薄膜。每单棚栽植两行,株行距3m×3m。栽植前1个月挖定植穴,每穴施腐熟畜禽肥30kg加磷肥1kg。苗木为1年生嫁接苗。11月底至12月中旬定植。定干高度30-40cm。

3.2 整形修剪

树形以Y形为主。定植当年,新梢长20cm左右时,留2个方位合理的新枝梢,向行间相向拉开,培养成Y形的两个主枝,其余新梢一律抹除。待主枝长35cm时及时摘心,以后每隔20天左右对25-35cm的二、三次梢进行摘心,对直立和过密梢进行扭梢。7-8月份拉枝开张角度至60。左右。第2-3年着重培养侧枝和结果枝组,一般在主枝距主干30-40cm处选留第1侧枝,距离第1侧枝20-30cm处的另一侧选第2侧枝,侧枝上着生各类结果枝。第4年后进入盛果期,控制树冠,培养好结果枝组,生长期及时抹芽、除梢、摘心、拉枝和扭梢,疏除过密枝、病虫枝、竞争枝和重叠交叉枝。

3.3 花果管理

采用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提高坐果率。花期用中华蜜蜂授粉效果好,每666.7m2放置4个郎氏蜂箱。疏花主要是结合修剪疏除过多结果枝,重点疏细弱结果枝,初花期剪去无叶花枝。花后15天进行疏果,疏除病虫果、小果和无叶果。生理落果结束后定果,短果枝留1-2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长果枝留3~5个果,使果实在树冠中均匀分布。定果后套袋,选用透光较好的桃专用白色袋。为改善果面色泽,在棚内铺设反光膜。

3.4 扣棚和环境调控

根据早红珠油桃的需冷量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扣棚时间在2月上旬。扣棚过早会导致不能正常萌芽和开花结实,过迟则推迟果实成熟期。抓好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两个时期的棚内环境调控,是栽培成败的关键技术环节。花期温度太低、湿度太高,会影响花粉发育并诱发灰霉病,白天温度保持在10-20℃,严禁超过25℃,夜间不低于5~C,湿度控制在60%~70%,及时通风排湿。果实膨大期棚内温度10~30℃,温度过高或昼夜温差过大会导致落果。超过30℃时,应及时揭起裙膜通风降温。日平均温度达到15℃以上时揭去裙膜。果实采收结束后,及时去除顶膜。

3.5 肥水管理

基肥于9月底至11月底施入,早施为宜。株施腐熟有机肥(猪粪肥)25-50kg、钙镁磷肥1kg,在树冠挖深、宽各30-50cm的环状沟施入,施后及时覆土灌水。追肥3次:4月上旬(生理落果结束后)的果实膨大肥、果实成熟前的着色肥和采后肥。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每株各施氮磷钾复合肥150~250g,着色期每株施硫酸钾100g。开花前后喷0.2%-0.3%尿素加0.3%硼砂混合液提高坐果率。幼果期结合喷药或单独叶面喷布0.3%~0.5%磷酸二氢钾,促进叶片生长、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

追肥后及时灌水。4月中下旬至5月初,视土壤墒情进行灌水,不旱不灌。有积水时应及时疏通排除。

增施二氧化碳(CO2)肥是增产提质的重要措施。第1次生理落果(果实黄豆大小时)开始至5月初、后期去除裙膜前,在株间挖10-15cm深的穴,每次株施0.5kg有机CO2缓释颗粒肥,施后覆盖5cm厚的泥土。

3.6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灰霉病、细菌性穿孔病、桃流胶病、蚜虫、桃蛀螟等。落叶后和翌春萌芽前全园各喷1次3-5°Be石硫合剂,并做清园工作。花前、花谢80%和谢花后10天时用6.5%万霉灵粉尘剂喷粉防治桃灰霉病,每666.7m2喷粉剂0.9kg。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桃蛀螟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也可在成虫出现时,喷布5.7%百树得乳油1000倍液。对其他病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上一篇:小型礼品西瓜日光温室秋季延迟栽培技术 下一篇:陡坡地梨树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