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山楂低产园改造技术

时间:2022-05-26 12:19:10

丘陵地山楂低产园改造技术

我县有1986-1990年栽植的山楂园约150hm2,前些年,由于销售不畅、加工能力有限、价格下降而大多管理粗放,产量低。2004-2007年,进行低产园改造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试验园为东平镇王村村东丘陵地山楂园,面积8hm2,共6600株。该地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640mm,无霜期201天,土壤为棕壤,土层厚度40-60mm,株行距4m×3m,主栽品种为大金星。2003年树龄14年生,平均666.7m2产量700kg,经4年改造,产量逐年上升,2007年平均666.7m2产量达2120kg。

主要技术措施:加强土肥水管理。2004~2006年分期全园深翻50era,同时株施农家肥100kg,并客土回填,改良土层较薄的丘陵地。发芽前和果实膨大期各追施1次肥,每次株施尿素1kg或磷酸二铵0.75~1kg。结合病虫防治叶面喷布0.3%尿素液2~3次。生长季节浅刨树盘3-4次。深翻施肥后的第3年,山楂树根系有62.6%分布在40cm土层以下,未深翻植株根系92.5%分布在10~20cm土层;新梢平均长度和粗度亦明显优于未深翻树。②合理修剪。针对大枝重叠,小枝密生,内膛光秃的状况,逐年清理重叠、密挤的大枝,选留方位、角度和层间适宜的大枝作永久性骨干枝,每年疏除干径5cm以上的大枝不超过3个。对有发展空间的主枝延长枝,截留2/3,促发壮枝,扩大树冠;若株间已交接,可先缓后缩。对树冠郁闭、树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的树,疏大枝、密挤枝和枯死枝,回缩交叉枝和重叠枝,复壮树势,提高枝芽质量。对小枝去弱留壮,回缩复壮结果枝组,使结果母枝直径达到0.5cm以上。③科学疏花。对骨干枝延长枝,疏前部花留后部花,以利继续延伸,防止枝头下垂。对辅养枝和大型枝组,疏后部花留前部花,以备来年回缩,控制结果部位外移。对小枝组,保持部分枝组结果,部分枝组疏除全部花蕾,轮替结果。对大年树弱枝上的花全部疏除,以利来年结果。花序分离期喷布70mg/L赤霉素提高坐果率。④加强病虫害防治。冬季清扫园内枯枝、落叶,早春刮除老树皮,集中烧毁或深埋。萌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减少越冬病虫基数。花前及幼果期各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山楂白粉病。花后2周,喷布20%螨死净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类杀虫剂防治叶螨。夏季及时摘除桃小食心虫第1代被害果,集中深埋;视虫情在卵孵化盛期喷30%桃小灵乳油1500倍液。

上一篇:提高猕猴桃果实商品率的技术 下一篇:甜樱桃保护地栽培的温湿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