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伶仃洋的水沙数值模拟及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29 08:15:10

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伶仃洋的水沙数值模拟及对比研究

[摘 要]利用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实测水文资料,采用修改后的ccost-2d模型模拟了伶仃洋水动力及悬沙输运分布,将泥沙分类模拟,粘性泥沙采用剪切应力方法计算,非粘性泥沙采用近底平衡浓度法进行计算模拟。对比分析了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伶仃洋水沙变化情况。

[关键词]伶仃洋,ccost-2d模型,悬沙,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U6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109-02

1.研究意义及范围

研究区域范围在东经113°32'-113°55'E,北纬22°12'-22°46'N之间。

其研究成果将为围垦、填海及使用海域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

2.模型的基本方程

泥沙输移模型方程

(2-1)

式中:H为总水深,即水位与平均海平面以下深度之和;

u、v表示深度平均的速度在x、y方向的分量;

s为含沙量,为x,y方向的悬沙紊动扩散系数;

为床面冲淤函数,E为再悬浮通量,D为沉降通量。

粘性泥沙Fs=(Van Rijn(1984))

非粘性泥沙 Fs=E-D

(Hwang and Mehta(1989))

文中将粘性泥沙采用剪切应力方法计算,非粘性泥沙采用近底平衡浓度法进行计算模拟,然后再将粘性泥沙及非粘性泥沙叠加起来,模拟出悬砂浓度分布情况。

边界水位选取1978年6月5日17时至6月13日14时黄埔、蕉门、洪奇沥、横门及赤湾水位5个水位站实测水位,99年边界水位选取1999年7月15日20时至7月24日14时同样5个水位站实测水位。泥沙边界条件采用常年平均泥沙浓度。

水位及流量验证(图1-4)

模型计算水位、流量趋势与实测吻合良好,验证可行。

3 计算结果(图5-8)

七十年代大潮涨急时刻西滩泥沙浓度介于0.1-0.2,而九十年代大潮涨急时刻西滩泥沙浓度介于0.17-0.23。涨急时刻七十年代虎门口泥沙输运的距离大于九十年代,这是因为七十年代虎门射流作用强。

七十年代西滩落急时刻的悬沙浓度为0.10-0.20,而九十年代西滩落急时刻悬砂浓度为0.20-0.23。落潮时凫洲水道出流水体含沙量大,出凫洲水道后水体与虎门下泄流发生部分混合后,含沙量略有下降,虎门下泄流势力强大,凫洲水道水体在胁迫下出凫洲水道后沿鸡抱沙滩地东侧向南扩散,随着离虎门口距离的增大,虎门射流水体动力作用减弱,高含沙水体开始往东向扩散。

4 结论

无论是70年代还是90年代伶仃洋悬沙分布自西向东不断递减。这是因为伶仃洋泥沙主要来自西边的东四口门。涨潮时伶仃洋的泥沙流进狮子洋;落潮时泥沙往北输运至西槽和东槽,部分泥沙沿着西槽或东槽进入外海。九十年代涨急时刻虎门口的泥沙朝北输运至横档,而七十年代涨急时刻虎门口泥沙朝北输运至大虎岛,九十年代涨急时刻泥沙朝北输运的距离比七十年代的短,这是因为七十年代水动力比九十年代强; 九十年代泥沙分布和高值区范围扩大最为明显,九十年代西滩泥沙浓度高值区范围扩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九十年代的径流强从上游带来的泥沙相对多,另一部分原因是九十年代的水域面积比七十年的少。

参考文献

[1] Hwang,K-N,and A.J.Mehta,1989:Fine sediment erodibility in lake Okeechobee.Coastal

[2] and Oceangraphic Engineering Dept.,University of Florida, Report UFL/修改后-89/019,Gainsville,FL.

[3] Van Rijn,L.C.,1984a:Sediment transport,Part I: Bed load transport.J.Hyd.Engrg.,110,1431-1455.

[4] Van Rijn,L.C.,1984b: Sediment transport, Part II:Suspended load transport.J.Hyd.Engrg.,110,1613-1641.

[5] 韩玉梅等.聚类分析方法在泥沙粒径分级模拟中的应用研究.烟台大学学报.2006,19(4).

上一篇:初中地理趣味教学探析 下一篇:对社区老年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的认知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