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品“变身秀”

时间:2022-10-29 08:14:37

生活用品“变身秀”

[摘 要] 为了提高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我们尝试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安全的、无毒的、易操作的材料物品替代美术活动中的传统材料,让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 幼儿;美工活动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需要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健全完善的人格。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我们或为了方便,或为了简单,或为了易操作,通常选用传统的美术工具来完成美术活动,无外乎油画棒画、彩色铅笔画、蜡笔画、粉笔画、水粉画等,从这些常见的材料可以发现以往的美术活动材料都是以纸、比为主的。但是,由于各个年龄段幼儿动作、肌肉发展都受其制约,因而在美术表现上大多不尽人意,特别是小班幼儿更是受到表现技能的约束,无法真实的反应自我想法,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觉得美术活动是乏味的,是无聊的,而且还会造成自我否定的想法,慢慢地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随风飘散了,严重的还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缺少自信,变得少言寡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既满足幼儿强烈的自我表现,又能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表现技能呢?怎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又能轻松的操作材料进行美术活动呢?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根据大班、中班、小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大胆尝试将夹子、毛线等生活用品带入活动,丰富美术活动的材料,同时也成功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可以明显看出幼儿操作过程中的专注与探索欲望,提到了幼儿的表现能力,也让幼儿收获了自我肯定的成就感和满满的自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生活中的美术材料呢?

一、生活用品“变身秀”

日常生活中用品千千万,是不是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能信手拈来,随便的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呢?答案是否定的,那如何选择生活中的美术材料就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了,既要符合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的发展,又要安全卫生、易操作,还要能多样化使用。通过一个学期的思考与尝试,我把可用于美术活动的生活用品做了简单、大致的分类,进行它们意想不到的“变身秀”。

二、生活用品在不同年龄段操作时的有效“变身”

由于各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接受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年阶段需要选择不同的生活用品作为美术工具与材料。

1、小班幼儿适宜生活用品的情景性“变身”

小班幼儿想象常与知觉过程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因而只能用动作和想象来补充他们所感知的东西。把小班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活材料用他们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在情景游戏中感受生活用品的“变身”。

2、鞋子在小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变身”

大人的鞋子永远都是幼儿的兴趣点,但他们通常会探索大鞋子大的秘密,而很少关注到漂亮的鞋底纹。针对幼儿的兴趣点和让其感受生活中的美,让孩子们穿上自己喜欢的鞋子,踩上水粉颜料,把鞋子当作笔行走在大型的画纸上,印出一个个漂亮的鞋印,然后稍微添上几笔作为蝴蝶的翅膀,一只只形态各异的蝴蝶就开始翩翩起舞了,变成了一个蝴蝶的海洋。这一生活用品鞋子的融入既让幼儿发现了鞋底花纹的美丽,又让其在情境中轻松地完成了作品,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

除了这些,小班还可选用纸盘变鱼,瓶盖变花,浴帽变假发等一系列的美术活动,让小班幼儿在生活用品参与的情境化美术活动中轻松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并创造美。

3、中班幼儿适宜生活用品的创意性“变身”

中班幼儿在小班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粗浅的美术表现技能,但传统美术教学中枯燥而单一的“依葫芦画瓢”形式纸上临摹教学很难激起和拓展中班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把传统教学中不可能作为操作材料的生活材料进行美术活动,有效生动的把生活材料作为了幼儿美术活动的承载。

4、大班幼儿适宜生活用品的创造性“变身”

大班幼儿初步具有控制能力,在选择材料上更具有创造性。如:刮蜡、版画、线描、白描画、油画中油水分离法等产生了许多具有艺术美的效果的作品。这一同时就需要培养幼儿敢于创新思维,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时候运用新的思维方式为幼儿提供一个美术舞台,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挖掘幼儿潜能,全面提高幼儿素质。要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幼儿的美术活动,我们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要教法多样,灵活运用。

5、夹子在大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变身”

大班幼儿对夹子的理解就是夹东西或操作材料,当在活动中引入夹子作画,他们都不敢相信,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盯着老师,想知道答案。用夹子来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真正进行了一场思维风暴,因而在探索和创造作品中都十分的小心翼翼,也异常的专注。最后作品展示中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夹子“变身”,青蛙、小兔、小人、铁塔、彩虹桥都来了,个个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

创造性强是大班幼儿的特点,要多选择具有创造意义的生活用品供他们想象、创造,给予他们提升创新思维的机会与环境。

通过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尝试与探究不难发现生活用品在美术活动的使用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有着明显而积极的作用。有了生活用品的“变身”,幼儿的兴趣、主动性、专注性、创造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使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美术活动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对生活事物的接触多了,对事物的感受更加深刻了,情感更加丰富了,自信心更强了并且敢于表现自己。我们在实施过程和准备阶段都需要更多地思考与探索,大胆地将生活用品更有效,更轻松的融入到美术活动中去,为幼儿真正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美术活动室,让生活成为幼儿艺术创作的乐园!

作者简介:丁一,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上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初探 下一篇:如何提高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