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9 06:53:59

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较高水平,发展良好。大陆应吸收和借鉴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促进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比较

众所周知,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就立足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地位,尽管中国大陆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大力引进技术资金,发展经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总体优于大陆。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大陆与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交往密切,台湾地区以其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与基础走在大陆前面,因此大陆如何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发展大陆与台湾两岸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其现实意义重大。

一、大陆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现实情况,大陆对教育政策尤其是在宏观教育政策上的改革努力一直没放松。我国初步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确立了它的法律地位和发展的根本任务。今天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都致力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局,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教育质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初步走入生产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发展高等教育,并且在政策上加强了引导,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等技术性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也有很多问题。首先是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到位,许多地方的办学基础条件不很理想,加之高等教育进行的扩招运动,更加显示出其经费不足的发展短板,许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某些先进的专业,但迫于经费匮乏,许多教学设备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求,亟待改善。其次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畸形的理解,认为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还有那些没出息的孩子才选择高职院校,降低了对其的心理定位,造成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尴尬。再次当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仍然是侧重理论教育,由于经费短缺和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学实践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与发展期的发展和变革期的发展三大阶段,在此期间,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开放专科学校,分开培养大学与职业专科技术教育。现在台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台湾建立了许多高等职业教育技术院校,高等教育学科的门类齐全和学科设置完善,这也标志着台湾正式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范化教育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教育教学与企业发展双丰收,教育发展有了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迎来了教育的技术支持。随着台湾的产业转型改变了人力资源的需求,台湾不断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因为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是立足于社会需要,学科设置和质量管理都接受社会评价,在近年的评价中社会评价不断提升。

三、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对比

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加强和对口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快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校企合作方面,台湾地区除了前面提到的《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台湾各部门还互动合作,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从2005年开始实行最后一里学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指技职院校开设最后一年课程时,先和企业界磋商与联系,校企双方共同授课,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过渡衔接,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巨额补助经费,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并且有明确的奖励计划。大陆方面目前还没有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奖励性政策,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对校企合作做了相关规定,上述文件中可以看出,大陆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从政府总体支持力度上,还仅仅局限于教育部门一个部门,财政部在税收上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目前,还缺少一个全局性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导并全面推动和促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工作的开展。

2、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设置

国家实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在课程建设方面,设计与开发出了适合高职教育发展本身的素质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的微观领域,形成了课程开发决策,一系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与实践被试用和应用优化已有课程方案。台湾地区的课程建设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台湾职业教育首先引进了美国模式,强调课程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和专业化程度,适应台湾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实行了跨专业口径的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台湾推出了跨世纪技职体系一贯课程发展规划。台湾的技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根据学生未来的不同定位,不同的科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不同的产业和职业,基于上述分析,大陆与台湾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宏观方面,其基本出发点和设计理念基本相同,在微观方面异曲同工,在课程的建设方面,大陆课程设置则更规范,但缺乏经费保障科研也是一项弱点。

3、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

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的师资队伍组成方面,力量强大,大多数的台湾技职院校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有较大比例的教师来自企业,并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赴企业进行实务锻炼或进行合作研究。聘请有实务经验、有技术的企业界专家在学校的兼职,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总体上看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水平要好于大陆。此外,从国际化发展程度、教育的信息化而言,台湾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大陆。大陆与台湾两岸同根同源,高等教育在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走暖,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在不断地加强,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好,在技职教育方面,走在大陆的前面,如何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两岸之间高等教育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利用两岸间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两岸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总体素质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1、重新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定位,继续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学习台湾地区的完善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即由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共同组成。既可以纵向衔接,也可以横向贯通,在这种职业教育体系模式下,高等技职教育主要由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承担,其它普通大学也设置技术系科与之衔接。大陆地区应该对这些完整的体系进行借鉴。

2、实施课程改革,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除必修课外专业学科设置应该由学校结合学生的现状柔性设置。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注重学校专业特色建设,鼓励技术、教育创新,加强学校理论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加强与对口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企业实践,保障学生毕业与就业适应的完美衔接,减少其它的不必要的实践成本和精力成本的浪费,促使学员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机制

借鉴台湾的经验,我们应改变以往的以学校为中心教学理念,改变那些理论学习为主的理念,做到产学合作、创新、加强知识学习应用性。发展产学合作方面我们应注意:(1)校企结合,深入社会,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努力建设教学实习基地,解决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就业或转岗。(2)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观考察或参与生产过程;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3)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学生创新活动教育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条件。总之,注重将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在现代化、实践化、与科学生产以及知识经济的基础上。(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李迈强、方凤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3]胡明星.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化运作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2003(2)

[4]杨近、姚启和.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兼谈高等教育类型的区分[J].教育与职业,2000(8)

[5]王波.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6]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

[7]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培训考察报告[R].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培训团,2010(8)

[8]林腾蛟、张可立、柴御清.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现况、政策与发展[R].宁波:2005台湾技职教育专题研讨会报告,2005(5)

上一篇:关于高校普及个人整体形象设计教育的探讨 下一篇:选育品种应对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