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俞天白教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儿子

时间:2022-10-29 06:01:26

作家俞天白教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儿子

俞天白,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作协理事,曾任萌芽杂志社编辑、副主编,《沪港经济》杂志总编辑、《上海证券报》文学工作室主任。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其长篇小说《大上海沉没》被称为“八十年代的新《子夜》”,获建国以来四十年优秀小说奖,被译成德、日等多种文字。然而,对于他来说,最好的作品却是自己的儿子。

俞天白的育子观是:以博爱为立身之本,以能够坚持独立思考为荣,以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以及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为美德。凭着这种观念,他和在德求学14年的儿子俞可一起成长,14年中,父子两人的通信竟达2000余封,共约140万字。

俞可在父亲的教育下,在异国他乡逐渐成长,获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被授予“2002年度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他现在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

帮助儿子尽快适应环境

1991年,21岁的俞可初出国门。这之后漫长的14年里,他与父母虽然天各一方,但却没有因为时空的阻隔而疏离,在电话和网络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他和父亲依靠传统的书信往来一起成长。

儿子刚去德国时,俞天白给他寄去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比如“天干地支”的资料,再比如本世纪各个年度的属相表,为的是让儿子置身于对中国陌生而好奇的德国人中时,可以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便能更快地被陌生环境所接纳。俞可在父亲的指点下,经常给自己的德国同学、同事讲述中国的文化、民俗以及新近发生的事情。果然,俞可周围的德国人对中国十二生肖和属相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始主动接近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俞可孤单的异国生活也因此有了丰富的色彩。他写信给父亲说:“一位职员对我说,他们都因为我能够在这儿工作而感到高兴。因为我不但帮了他们很多忙,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说帮忙,是指我工作努力;说快乐,是因为我经常给他们讲中国,同事们纷纷要求复印我带给他们的属相表。”俞可还告诉父亲,同事生日,他送了同事一块“一帆风顺”的挂毯,还在同事家吃了午饭,玩了游戏机。而在另一个同事家里,老先生给俞可修理了自行车,还请俞可和他们一家共进晚餐。读到儿子的这些文字,俞天白仿佛看见了远在他乡的儿子正朝他绽开笑脸,他感到无比快慰。

告诉儿子最紧要的是培养人格魅力

纽约大学校长杰夫•凯•尼尔曾这样评价俞天白:“许多中国父母过分强调学术上的成就,而漠视了孩子们品德上的熏陶。但俞先生是个例外,在中国,他是一个伟大而且有远见的父亲。”的确,俞天白在学业上对儿子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在治学精神上要求儿子严谨,但是却多次跟他强调:“一定要在自己形象上下功夫,让你本身――主要是指人格、智慧焕发出魅力来,这才是最牢靠的。”

俞可刚融入异国的新环境时,沾沾自喜,甚至跟父亲说德国的环境如何轻松自由,俞天白却未雨绸缪,再三嘱咐儿子要懂得:“人生在世,要么处处如履薄冰,要么少与人接触。但少与人接触,是消极的,你应该学会在复杂的环境里游泳,哪怕呛几口水。最不应该的是忘乎所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他们都这样’而给自己留下后患。”他非常严厉地向儿子指出,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融入新环境,不过是沾了外国人对中国充满神秘感和新鲜感的光,并不是自身有什么魅力。所以,要想长久立足,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引导儿子建立灵活的多向思维

在父亲的教导下,俞可真实地融入了德国的陌生环境中,也因为融入,俞可和父亲逐渐在一些观念上发生了冲突,这不是单纯的父子冲突,而是不同的民族精神的冲突。在这个问题上,俞天白并没有简单地要求儿子服从,而是从小事出发,教育儿子要学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灵活适应。

这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学术争辩上,俞可因为和当老师的二姨夫以及他的学生们发生学术争执而感到非常郁闷。他耳濡目染了德国学界的种种学术观点,因此对二姨夫及他的学生们的“大路”观点颇不看好。在亲友乃至父亲面前,他极力推崇西方人文精神,排斥中国的学术教育。俞天白对儿子的这种偏颇,并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用简单的小事说服儿子进行思维方式的调整。

俞天白引用的小事很有趣,俞可的舅舅赴德国期间,和俞可相处过一段时间,一次,舅舅要买生菜煮面吃,俞可极力阻挠,说生菜只能生着吃,不能煮着吃。就为生菜究竟是生吃还是煮着吃,俞可和舅舅竟然发生了争执。俞天白就这件事情说起,教育俞可不能用单一的线性思维看世界,而要灵活变通地看这个世界。他还就俞可的想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之所以儿子会这样较真,主要是受了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民族精神感染,德国人做事总是一是一,二是二,俞可的较真在德国可能会得到广泛地认可,可落入一般中国人的眼里,就会被当作古板甚至古怪。所以,一定要在承认多变的现实的基础上求真务实,要改单一的思维方式为灵活多变的多向思维。

通过俞天白的多次劝导和多方面的说理,俞可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为他日后进入多元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宝贵的是父子一同成长

俞可对德国的新鲜感逐渐退却,又在打工的过程中遭遇到冷遇和不公,他因此开始怀疑自己出国学习是否真的有益人生。面对儿子的困惑,俞天白也感到迷茫,也不知所措,但他知道,如果父亲都不能够坚定不移地支持儿子走下去,那么还有谁能够帮助儿子?于是,他鼓起劲来和儿子一起探讨、了解和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共同面对困难与挫折,最终走出迷失,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支撑着俞天白和俞可的,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爱,还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终,俞天白和俞可都成长起来了――他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关注,学会了感悟,学会了等待,也学会了享受成长的喜怒哀乐,更学会了在书信中聆听彼此的心声。对于俞可来说父亲不仅仅是父亲,更是老师、朋友,父子俩坚守着同一个信念,一起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顶峰。对于俞可来说,顶峰就是学业的成功,事业的成就,对于父亲俞天白来说,最终的成功就是向社会交出最好的作品:儿子俞可。

上一篇:99%的烦恼不会发生 下一篇:宝宝治病,吃饭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