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父亲

时间:2022-10-18 07:52:48

作家的父亲

作家的父亲不识字,他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

但是他的儿子不但识字,而且还能“码字”,他能写小说,也能写散文、诗歌。

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作家第一次把那叫作“文章”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他瞪大了一双牛眼,把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再从脚到头看了一遍,从此便对儿子分外客气起来。

原先,他动辄对儿子施以打骂,逼迫他上山割草,下地干活儿,但自从儿子拿出了“文章”――准确地说,是发表在报屁股上的一篇小散文以后,他就再也不曾骂过儿子一句,戳过他一指头了。由于本该是作家干的活儿全部都分摊到了其他兄妹的头上,兄妹便向父亲提出强烈抗议,但每次都遭到父亲的呵斥:他是文曲星下凡,你们呢?

也许正是由于父亲的这种优惠“政策”,使得作家的写作劲头更足了。于是他的文章便不断发表,当然也就越写越长。终于,作家大学毕业后先进了报社,后去了文联,成了小有影响的名副其实的作家了。

作家成名以后,理所当然地住到了大城市里,而父母则随着兄妹住进了小城市 里。作家有时间就回去看看,带回去几本他写的书。父亲很想知道儿子的书里都写了些什么,就想叫儿子给他念一念。但是儿子却不肯――也许是由于谦虚,也许是出于羞涩,或许是由于他应酬太多,反正他一次也没有给父亲念过。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请求孙子或外孙女给他念,老人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后来,作家写的书就不那么容易出版了。特别是他的作品集,想出版只能自费。作家回家几次,都没有带书,父亲的神情有点怪异。后来,作家就咬牙开始自费出书了。

这一次,作家又带书回去了。他带的不是一两本,而是几百本,他回去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书。然而家乡真是太穷了,作家虽在家乡久负盛名,但他的书卖得并不好。他的书只卖掉了一部分,剩下的就堆在父母的房间里。作家颓然而返。

后来有一天,作家再次回乡,他忽然在街头看见了白发苍苍的父亲。父亲正蹲在车站旁和许多老头儿老太太一起卖瓜子。与别人不同的是,老人的面前还摆了一摞书,只听见父亲在不停地吆喝:来看一看啊,这有我儿子写的书啊!

作家的心颤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会以这种方式来替他卖书。

也的确有人过去看书,他们翻着书,看着书中作家的照片,赞叹着:哎呀,这是你儿子?真了不起。这时,父亲的脸就笑成了一朵花,他说:我儿子是文曲星下凡哩!

但是却没有人买书,他们看看书的价格,说太贵了,就买一碗瓜子走开了。父亲有点失望,但他好像并不在乎,他继续吆喝着,继续听着人家的好话,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作家在一旁悄悄站了许久,也没见父亲卖出一本书,他的心中充满悲凉。此刻,他真想摇身变成一个大款,走上前说:老人家,你儿子的书,我全要了。

如果那样,父亲该是何等的幸福呀!

(渔歌子摘自《新浪网》)

上一篇:父与子 第7期 下一篇:彼岸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