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较法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29 05:21:05

运用比较法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教学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比较法都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运用普遍的方法。它既是美术教师传授专业技能的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掌握美术基本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比较法;观察比较;教学效果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学习者首先要学会去观察。而这种观察无论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临摹还是进行写生或美术创作,比较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比较法都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且运用普遍的方法。

一、比较法是提高学生美术技能的重要方法

美术学科的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技能训练,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美术课经常被称为“技能课”。新课程改革以后,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要求,但是美术课从根本上仍然离不开一定的技能训练。

美术技能训练首先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这种观察能力其实是一种在观察中进行比较的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首先需要观察,没有观察,便没有视觉感知。而观察,无论是对物象的观察,还是对画面的观察,都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从初一到初三无论哪个年级的造型训练都离不开比较法的运用。

如在初一造型表现课《身边的物品》和《情感的记录》、初二的人物造型练习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两课的教学中,作为专业美术教师,无论是让学生临摹还是写生,教师都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素描和色彩表现的基本要点。

1.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物体自身的或相互间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从而确定画面中所有物体的形体结构、大小比例、前后左右以及透视变化等关系。

2.在表现物体的明暗时,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比较,确定物象间的明暗关系。学生只有在掌握黑、白、灰之间的明暗变化规律后,才能正确地处理物体明暗变化中的“三大面”“五大调”的关系。

3.表现色彩时,教师要通过对物体间色彩的纯度、明度以及色相的比较,让学生正确感知物体的鲜明、深浅、明亮程度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

二、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同样需要比较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美术课中的要求。

因此,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以及每一课中部分欣赏内容的教学,都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美术欣赏课内容枯燥,美术欣赏课一直被认为是很难出彩的。根据10多年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很多大师作品看上去很美,但往往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太远。学生只能远远地观赏赞叹而无法走近,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所以,如何让学生走近大师作品,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我根据初中美术欣赏课内容的直观性、可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将比较法在美术欣赏课中进行了尝试。如苏少版第13册美术课本的第一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景物画赏析一),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课。在这一课中,课本提供了多幅优美的风景画和景物画作品。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让学生从第一幅作品开始,而首先是让学生欣赏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由于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没见过真正的大海,但他们对农村的这种《林间小道》再熟悉不过了。

由于学生具有切身的体验,因此他们容易对画面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进行比较。由于选对了突破口,学生找到了比较对象(与家乡林间小路的比较),也就是比较项,因此学生表现很兴奋。有的认为画家把树木画的很传神,有的认为小路非常真实,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能说出画面中焦点透视带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了这样一个好的情境导入,于是我趁热打铁,将同类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不同画家作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从而让学生对不同画家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

三、掌握比较法要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何运用“比较”这一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是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根本所在,也是解决绝大多数美术教学问题的关键。掌握运用比较法的基本要点并且加以灵活运用,是成功运用比较法的关键,也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专门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研究的成果,得出运用比较法的几个基本要点。

(一)让学生找到比较的对象,即比较项

这是运用比较法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明确了比较的对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标准。有了标准,学生才能确定要表现对象在画面中形状、大小、长短等位置关系。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比较的对象是范画中物体,而在写生练习中,学生比较的对象则变成了真实物体。这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获得正确感知,从而确定要表现物体在自己画面中的大小、长短比例、前后左右、明暗虚实等关系,最终达到协调一致。

(二)进行比较法训练,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比较的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它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断的训练,才能逐渐提高自己观察、判断和表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再观察,再比较,不断纠正不准确的判断,最终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知,提高对事物分析的综合能力。

(三)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比较法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要常常提醒学生要有整体的观念,要求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养成一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习惯。而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观察比较法的训练开始,要让学生在开始观察物体时,就养成“整体观察比较法”:先保持对事物整体的印象,再观察细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反映整体;然后不断地重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进行反复的比较,找出不协调的部分,最终达到整体与局部高度统一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偶然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