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势在必行

时间:2022-10-29 04:35:54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势在必行

[摘 要]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政策措施大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困难。主要把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做实做强做大;建立健全担保平台,实现“政、银、企、保”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与金融机构信贷合作;努力创新融资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科学有序和高效通畅的运行长效机制,加强风险控制。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72 — 02

中小微企业发展是经济繁荣的“晴雨表”,是社会和谐的“风向标”,是市场经济的“活细胞”,是惠及民生的“金饭碗”。这一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稳定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齐市一些中小微企业之所以出现经营困难,主要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而随着一系列宏观融资政策的改变,在紧缩货币政策下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局面比往年更加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表如下管见。

一、齐齐哈尔市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绩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韩冬炎指出:“要积极与省内各大担保机构合作,通过专利质押、商标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解决我市中小微企业因固定资产低、实物抵押少而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问题。”市长郭新双指出:“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营造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可见,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政策措施大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2012年以“中小微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积极研究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地方政策。为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近一个时期以来,齐市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学习先进地市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从多方入手,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服务企业,努力营造环境,努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到2012年末,全市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户数达到22.5万户,从业人员68.6万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占全市GDP的55%。齐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0.6亿元,比年初增加20.1亿元。

齐市积极推进“助保金贷款”,用政府风险补偿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增信。作为黑龙江省首批“助保金贷款”试点城市,全力用好用活省里的政策,市政府分两批投入共计7000万元设立“市级政府风险补偿金”,通过政府的“小”资金撬动金融机构的“大”资金,为有市场、有发展潜力但抵押不足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政策扶持。截至目前,齐市已有精铸良、红旭达公司等48户企业通过“助保贷”的方式得到合作银行的资金注入,额度达5亿元。

针对市中小微企业单体规模小、实力弱,难以独立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状况,学习哈尔滨、山东等地“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的模式,鼓励并推动中小微企业“抱团取暖”,通过将企业“打包”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票据,在债券市场上融资。为完善风险缓释措施,设立中小微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市级财政首次注入5000万元,并出台了给予首单发行成功的企业补贴的扶持政策。目前,主承销机构和发债企业经过多次遴选后给予确定,双方并已达成合作协议,申报、注册发行等工作将全面展开,3户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1.8亿元。

为促进中小微企业上市融资,齐齐哈尔市政府还邀请诸多投融资机构为企业讲解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相关知识,并进行面对面的对接。金灿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上市前企业股权投资的公司,投资的数家企业已在国内成功上市。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对齐齐哈尔市重点推荐的4户企业分别在去年9月、10月从北京赴齐齐哈尔进行了两轮深入调查,并对企业前景看好。目前已与瑞盛食品、富尔农艺两户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将为两户企业注入资金6000万元。同时,齐齐哈尔市政府与银行、担保公司密切合作,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为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一方面组织专门力量协调国土、规划、住建、消防等部门,帮助企业补办房屋产权证,增加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在搭建与龙江银行开展“助保金”贷款合作平台的同时,与当地及外埠的多家银行、担保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定期进行情况沟通和信息交流,充分发挥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桥梁作用。通过积极协调、推介,宏顺重工、圣和源食品、东北变压器等企业分别通过交通银行、浦发银行、辰能担保等埠内外的投融资机构获得贷款注入,有力支持企业当前的经营和发展。

二、齐齐哈尔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

一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极不规范,难以取得金融机构信任。相当部分中小微企业没有完全摆脱“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还比较落后,总体上处于起点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小、散、乱”初级发展状态,离公司制的管理要求相差甚远,金融机构不放心对其进行信贷支持。财务报表不规范。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出于管理理念或费用的考虑,没有及时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而银行在提供贷款时又比较看重财务状况。

二是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不足,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有效需求。从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供给看,一些国有商业银行撤并了县域网点,导致了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来源减少。除讷河市外,辖内其他县(市)均存在这种问题。如改革后,县域没有中行、建行。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来看,四县市只有1家村镇银行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缺乏。从金融机构发展功能及监管定位来看,存在错位现象。如农信社主要职能是服务“三农”,监管部门一般不允许其发放企业贷款,其中包括中小微企业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力有限。据对农行的调查,该行只有100万元及以下的贷款权限,超过100万元的贷款要报上级行审批。即使在各项贷款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最快也得将近20天,不符合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需求特点。风险防范及责任追究抑制了信贷投放。近年来,由于对风险防范的认识及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从工资、奖金、任职等方面,层层加大了风险防范和责任追究力度。这些措施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制约了县域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热情。有的金融机构表示,宁可不放,也不能被追究责任。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较高。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从行业准入、信用、资金、管理、抵押物、盈利能力等方面要求相当严格。

三是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出现惜贷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现象。一方面,由于中小微企业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相当不规范,再加上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征信体系刚刚建立,无法覆盖每一个企业和每个企业的方方面面,致使金融机构无法全面准确了解小微企业信息和做出准确决策,从而产生“惜贷”心理。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小微企业反映,因他们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时限、金额、收费标准,以及相关中介机构服务不太清楚,主观上认为在金融机构贷款比较困难,从而导致一些符合贷款条件的优质中小微企业不敢到金融机构融资。

四是中介机构缺乏,导致银企间的信贷供给与需求双向操作出现梗阻。一方面,服务中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机构、会计服务机构、审计机构、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贷款担保机构的缺乏导致了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不能分散转移,严重制约了信贷供给。另一方面,大多数申请贷款的企业可抵押物少,且办理抵押物资产评估登记手续涉及工商、房产、财险、法律公证等多个部门,程序多、手续繁、费时长、收费高,银企之间的信贷供给与需求双向操作出现梗阻。同时,各项评估、担保的费用偏高,也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相互担保。据对金融机构调查,如果以商品楼或住宅进行抵押贷款100万元,那么发生的评估、登记费用等费用约3万元。

三、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措施

一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中小微企业在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地方在财政和税收方面的贡献更大,而且在社会效益上更为显著,吸纳了更多的人就业。所以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齐齐哈尔市当前的重要工作,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导向,不遗余力地把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摆上突出重要的位置,下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是把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做实做强做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多功能、全方位的融资服务,突破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屏障,为企业提供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地服务,根据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要,帮助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产品。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做好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宣传和诚信文化的培育,实现政务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和中介环境的不断改善。

三是建立健全担保平台,实现“政、银、企、保”的有机融合,缓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担保平台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担保业务,提升担保增信额度,增强担保平台风险承担和融资担保能力,积极推动破解中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改善中小微企业的担保环境,提供专业担保服务,消除放贷机构和个人对资金安全的担忧,大幅度提高融资成功率,创造“政、银、企、保”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与金融机构信贷合作,按照公司化贷款要求,积极协调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额度。采取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发行公司债券等多种方式,在融资方式和规模上取得更大突破。积极寻求与大集团、财团合作,“借梯上楼”,“借力发展”,鼓励民间融资新模式,充分利用民间资金,不断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

五是努力创新融资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核心中小微企业产业链,围绕中小微企业的核心产业链,借助融资新产品,形成上下游统一的链式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建立科技孵化平台模式,通过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园区管委会和融资平台等方面的合作模式。配合各县(市)区搭建融资平台,解决各县(市)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是建立科学有序和高效通畅的运行长效机制,加强风险控制,严守风险底线,建立风险早期预警机制和危机应对预案,规避各种风险,做到未雨绸缪,能够亡羊补牢,实现稳健经营和科学发展。要加强平台队伍建设,提升风险预测和掌控能力。注重专业化、规范化运作,严格实行投资人与借款人的点对点服务;控制好风险,尽量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增加融资产品,开展多元化服务,不断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系统科学视角下齐齐哈尔市低碳经济发展问题研... 下一篇: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