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未梳成不许看

时间:2022-10-29 04:23:34

一篇文章写好以后,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那就是修改。这与“大匠不示人以璞”―――艺术家不轻易把未完成的作品拿给人看是同一道理。清代袁枚的《遣兴》之五云:“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这个比喻,把作者呕心沥血地修改诗文,说得风趣而幽默。

“文章不厌百回改”,许多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鲁迅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多次修改,连已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收进集子时也要修改。例如小说《长明灯》中描写阔亭跟几个闲人在茶馆里大骂那个要吹长明灯的“疯子”这一节,最初发表时有这么两句:“阔亭捏了拳,在桌上一击,慷慨地说。一只茶碗的盖子也噫的一声,翻了身。”这篇小说后来收入《彷徨》时,鲁迅将后一句改为:“一只斜盖着的茶碗盖子也噫的一声,翻了身。”这样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茶碗盖子如果不是“斜盖着”的话,在桌上一击是不可能使它翻身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鲁迅对写作的严肃态度。

对文章进行修改,使之趋于完善,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放下架子,请老师、同学提修改意见。古人曾戏言“文章是自己的好”,这话很切中要害。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饱含个人的主观色彩,往往敝帚自珍。有的人把自己写的文章当作珠玑,一个字也舍不得动,就更谈不上修改了。另外,也有同学想改而不知道如何改,主要是限于个人的知识水平。因此,如果请老师、同学提修改意见,往往一经指点,便会茅塞顿开。此外,老师发下作文之后,不能只看个分数或正误,就放在一旁了事;须知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和评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信息反馈,目的是让其调控目标、纠正错误、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对错误之处,应在弄懂的基础上及时修改。

2、待情绪冷静后,再作修改。文章是作者来了灵感、动了感情后写出来的。如著名作家刘绍棠,他性格豪爽、热情,情绪容易冲动,心境变化起伏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天到晚处于激动状态”。他创作起来,热血沸腾、不能自已,脑子里只要有两个人物在活动,有几句精彩的话语闪现,他就随便拿出一堆乱纸,洋洋洒洒地写起来,笔挥不停、痛快淋漓,顾不得字迹潦草,也不理会行文的歪扭,只一味让“汹涌澎湃”的思潮通过笔端哗哗地倾泻在纸上。写过第一稿之后,搁在一边,进行冷处理。等过几天思绪平静下来,才找来一叠白纸,把写在乱纸上的东西“过滤”到白纸上,边抄边改,边充实;抄完之后,又扔到一边,再进行冷却。又过一段时间后,他才把写在白纸上的二稿,不勾不划、不涂不抹,工工整整地抄在方格稿纸上,小说即告完成。他的作品,大都是这种“冷热结合”的产物。为什么要待情绪冷静后再作修改呢?这是因为初写时作者大多只重情感的宣泄,往往顾不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把文章放置一段时间后,待情绪冷静下来或把所写的东西忘记了,再用新的眼光去检阅,往往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因为这时作者就跳出了为自己圈设的情景,理智和经验代替了感情与想象,这就比较容易清除感情洪流中裹挟进去的“沙砾”,有利于提高修改的质量。

3、一边诵读,一边修改。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老舍先生也曾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文章,往往一滑而过,对于文句的语气通畅不通畅,用词准确不准确,音调和谐不和谐等问题往往不易发现。放开嗓门念一念,口诵耳听,则能发现较隐蔽的毛病。可以自读自听,也可以请别人读给自己听,后一种方法效果尤其显著。我们平时大都有这样的体验:文章一读,瑕瑜立见。这是因为口读耳听可以发挥语感功能,凡顺口入耳的多半是好的,反之则不好。用这个方法来检查自己的文章,大部分失误都可以被发现,对检查语法上的错误,以至笔误、丢字之类的毛病,也同样有效。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应坚持这样做,到考试的时候也要用默读的方式来替代它。

4、推敲词语,把词语运用不妥的地方改正过来。在文句中出现的词语毛病,情况往往很复杂。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有的增添,有的删除,有的改动,有的调整,一切都要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力求做到表达准确、明白。

5、推敲词语,把语言表达得更生动、感人。增强表达效果,它是对作文的更高要求;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讲究修辞。修辞包括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加工,篇章结构的安排和语体风格的琢磨等等。如,“他们那一朵朵鲜花般的笑脸,像凤凰花一样盛开着,可爱极了。”这句中“鲜花般的”和“像凤凰花一样”意思重复,前者应删;“一朵朵”不能做“笑脸”的定语,应改为“一张张”;“盛开着”不能做“笑脸”的谓语,应做“凤凰花”的定语。全句可改为:“他们那一张张笑脸,像一朵朵盛开的凤凰花一样,可爱极了。”

总之,修改是写文章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写作中必须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要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段落层次、修辞运用、选材立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推敲和修改,把有歧义的改准确,把笼统的改具体,把累赘的改简洁,把晦涩的改明确,把花哨的改朴实,把冷僻的改通俗,把残缺的改完整。这样精益求精,才能写出好文章。

上一篇:秩序井然 眉目清秀 下一篇:小处不可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