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频发的枪击案背后

时间:2022-10-29 02:58:01

摘要:本文从一件发生在美国感恩节的枪击惨案入手,进而分析了美国枪击案频发的成因,最后对减少枪击案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美国;枪击案;心理危机;经济危机

引言:有关美国发生枪击案的报道屡屡不绝于耳,甚至就在今年的感恩节这个家庭团聚的美国国假期间也发生了一起家庭惨剧,其中那名无辜的受害女童照片上曾经笑得如此烂漫可人,实在让人扼腕痛惜。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约有3.1万人死于各类枪击事件,7.5万人被枪击伤,平均下来每天都有80多人因枪杀毙命。枪击在美国非正常死亡中成为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大死因。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曾让无数世人羡慕向往的超级大国里会发生如此多的惨剧?其背后有哪些社会深层次的原因呢,本文对此略作解读。

一、成因

1、政府允许私人持枪。美国之所以枪击案频发,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在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击。美国私人拥有的枪支数总量已经达到2.5亿支以上,位居世界第一。1791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而且去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明确个人有权持有和使用枪支。目前,在美国50个州和一个特区中,有48个州都有法律保护公民持枪权,其中有35个州甚至可以不经任何背景审查就可以购买,在这些地方公民买枪就像买部手机一样容易。因此,美国枪击案的频发是与其枪支泛滥是脱不了干系的。

但是发生了这么多的枪击案,想来民众已是怨声载道,政府又为何不出限枪令呢。其实,每每发生枪击案后也会有部分民众和媒体发出对政府枪支管理不利的指责,但可惜这样的声音在美国却从来都没法成为主流的声音。其实现在美国政府近年来对枪支管理的口子是越来越紧了,由开始的全自动的步枪不许进入民间市场,到几年之后的“弹夹只能在十发之内”,再到2007年规定对持枪人要进行“非常严谨的背景调查”。政府在枪支管理上有支持派和反对派,而现任总统奥巴马其代表的是非常强烈的反对派,认为应该出台更新的法律进行更严格的枪支管理。而代表支持派的共和党人士则认为:杀人的是人,而不是枪本身,枪击案泛滥根在执法不严,所以关键是应该加强执法。只是不管什么派,都只谈“限”枪,没有人提“禁”枪。这里边是有一点儿美国社会文化根基特性的缘故。因为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明确规定美国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意指这种每个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是天赋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的保护在美国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纵观历史,正是枪支武器保护了他们私有财产的安全性,所以他们认为也要用枪支保证人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既然规定民众可以自由持枪,难保就会有人在这一权义的博弈中因枪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另外,美国民间禁枪没门还更因背后有美国步枪协会(英文简称是NRA)操手。由于它有美国军火背景和众多富人撑腰,它已成为美国诸多利益集团中最有势力的一个利益集团,能量权势相当了得,对美国国会和多届政府有很大的渗透力,也使得在美国近年来一些限枪的努力屡遭挫折,很多限枪乃至禁枪提案到最后关头都被它否决掉了。

2、经济危机笼罩下的心理危机加剧。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发生了韩裔美籍男生赵承熙持枪血洗校园夺走包括他自己在内共33名师生鲜活的生命,令人发指。专家分析称这一切源自于该生扭曲的心态长期得不到缓解,而最终到达“崩溃点”导致了极端行为。据全美2002年一项调查,71%的校园枪击案犯“在犯案前感到自己受到欺辱、压迫或伤害”,感到遭受不公是赵承熙心理扭曲的重要成因,也是绝大部分类似案犯的共同特点,包括今年感恩节佛州枪击案,也是因案犯对参加聚会的数名亲友存在怨恨而起杀念。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更应该从社会心理层面去寻找和解决美国枪击案频发的问题。我国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李玫谨针对这种滥杀型罪犯的心理研究曾指出这类犯罪人大多有过失意经历或失意期,原因是多样的。如新移民因语言障碍受嘲笑冷遇,学习或生活不尽如人意等,如工作无保障、或与家人及亲属关系不够融洽乃至紧张等原因。

外媒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频发的血案折射出经济危机已经对美国民众的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的抑郁心理已经濒临一触即发的危险边缘”。在一桩桩惨痛的事实面前,我们有理由警醒:人比枪更可怕,心理危机也许比经济危机更可怕。多起恶性枪击案的罪犯在案发前都曾流露出他被人拒绝、被人轻视后失落乃至失衡的心理迹象,关键还在于这些人多数存在性格缺陷,思想狭隘、偏执,喜欢钻牛角尖和走极端,所以心理上的抵触怨愤情绪难以及时得以排解,且可能将怨愤愈积愈深,最后以血腥的形式爆发,给自己找到一个抵御失败的归因理由和殉葬地。恶性心理循环若一旦形成且得不到合理疏导,最终就可能会酿出对人对己的绝望或强烈的报复情绪。正是由于性格缺陷者的这种隐蔽性和渐进累积的过程性,加之经济危机下美国民众各自埋头疲于奔命挣扎着养家糊口,所以即使连情感细腻的美国民众乃至那些跟案犯密切相处的人群也是很难有所察觉并能未雨绸缪而将杀人的恶魔之花遏制在花蕾阶段。这些滥杀型罪犯在报复别人时手段之残忍骇人听闻,这也不无体现出在新经济危机阴云下,资本主义美国社会转型期里虚无颓废主义的抬头和人性的缺失。

二、对策和建议

尽管经济危机当头,美国仍是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其技术创造力无限制地发展,但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技术、拜金主义和主流人群话语权的社会里,“人的自然属性也就会因失去根基而难以培育,更不要说保护维持了。其结果,是人的道德力量的萎缩和人的性格的扭曲”。由于美国枪击案的犯案者年龄和学历层次不一,作者在此斗胆提出,美国的教育界应重视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德育道德教育,从早加强教化和树立民众基督教和东方孔儒的仁爱、宽恕、谦让和克制等思想美德。同时,美国卫生部、司法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多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强合作,加强全美民众的心理普查和“人生危险性评估”犯罪心理排查工作,建立全美社区联网和资源共享的社区家庭矛盾调解中心和心理咨询保健站,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希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真正能成为地球上安全美丽发达的一方净土,成为全世界创建和谐社会的标兵典范,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黄刚(1974.12―),男,江苏启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刘万永.“枪支可怕,心理问题更可怕”.中国青年报.2009.4.19.

[2]王恩铭.美国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政治.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上一篇:市政工程空心板桥梁施工技术 下一篇:中国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城市票证黑市交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