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9 02:47:49

“展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展示的本义是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预习展示、问题展示、错误展示、反馈展示、实验展示等多种途径展现出来,从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展示;生物教学;应用

展示的本义是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而教学中的展示,指教师或学生将重要知识和所学所得所思所惑通过多种途径展现于师生,使教学更加高效深入。教学展示的常见形式有:预习展示、问题展示、错误展示、反馈展示、实验展示,等等。

一、预习展示

预习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编制好预习问题,进行科学筹划,正确地引导学生。编制问题时,要形象具体,易于操作,能启发学生思维,便于学生提升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希望成为主角。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及创新思维,暴露思维过程,形式可以是陈述、实物投影、板书或演示。这样可以增多学生展示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综合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问题展示

问题展示既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置的梯度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后者往往为我们所忽略,实际上却更重要。学生展示学习问题,教师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杜郎口中学认为,“问题性”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问题造就磁力。问题是具有吸引性、竞争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增长智慧、培养能力,造就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兴趣、动力。

三、错误展示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为何我们一直抱怨对某个知识讲解N遍,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利用,没有根据出现的错误进行再次备课,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等。其实,学习过程中呈现的假象认知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正常而又最普遍的现象,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

领悟方法,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增长才干和智慧,塑造完美的

人格。

常见的错误展示方式有:剖析错误,深化对概念本质的理解;纠错质疑,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诱导犯错,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借错发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为例: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错解:B。

剖析:基因型ggyy的豌豆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无论是正交或反交得到F1,F1表现型为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所以误选为B。而题目中问“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根据果实的形成可知:种皮是由母本基因决定的,本题中母本关于种皮的基因型是gg表现型是白色;子叶是由胚发育而来的,胚是新个体的幼体,由亲本yy×Yy子代Yyyy表现型分别是黄色和绿色。故答案为D。错误展示说明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模糊性。

四、反馈展示

检测反馈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结构后,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要像考试那样,要求学生在课内独立、按时完成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学习的能力,从而准确地反馈学生的情况。

反馈展示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及时查缺补漏。教师要及时将教学反馈情况展示给学生,在学生掌握较好的方面要不吝表扬,在不足之处要指导学生纠错改错及时改正,必要时要进行个别辅导。

比较以下两种生物的育种方案:(1)某作物的高杆为(A)对矮杆(a)为显性,感病(R)对抗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纯种高杆抗病和矮杆感病两种作物,如何培育出矮杆抗病的优良纯种?(2)家兔的灰毛(A)对白毛(a)为显性,短毛(B)对长毛(b)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长毛灰兔和短毛白兔两只纯种,如何培育出纯种长毛灰兔。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讨论这两种育种方案,小组长代表本组阐述育种过程,然后全班进行综合评价,体会育种方法在动物和植物方面的不同。分析以上问题,学生需要回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知识点,又提升了应用能力。

五、实验展示

实验展示是生物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包括:教师示范展示、学生自主探究成果展示等形式。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获取真理必须的途径,是学习生物知识最好的方法。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实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动手、动脑、观察、探索、分析、创新,通过概括归纳得出结论,获得知识。

譬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是高中生物必修1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识别有丝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行为和数目,加深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动手实验,可以使本来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展示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特点灵活选择展示的形式,将其价值最大化,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田家炳中学)

上一篇:践行新课改 尝试新方法 下一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热点问题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