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永不下岗

时间:2022-10-29 02:45:00

亲情永不下岗

【文 题】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每个人一出生,就踏上了征程。这条路上,布满荆棘和坎坷,让人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有一种东西,一路陪伴着我们,“永不下岗”,那便是人世间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亲情。

请以“亲情永不下岗”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形式的文题,写作时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解题目内涵,确定写作范围。

就文题来看,“亲情永不下岗”是主谓短语,表意重心当是谓语部分“永不下岗”,即要凸显“亲情常在,亲情永恒”的主题。“亲情”则是写作对象和内容,限定了取材的范围。

二、选取典型素材,抒写真实情感。

从文题来看,写作重点在于讴歌亲情无处不在,亲情永不褪色,因此,应该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可写自己与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和感人真情。写作时应充分调动生活积累,抒写真情实感,不能胡编乱造。如有些同学,自己明明生活在江南水乡,偏偏要写山沟孩子的生活;自己明明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硬要编农民工孩子的故事。这样写不是不可以,但由于阅历不足,缺少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字驾驭能力也不太强,尽管写的是亲情,给人的感觉是矫揉造作,这样虚假的作文怎能打动读者呢?

三、寻找切入角度,构思紧扣主题。

常言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大,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法,从细微处巧妙切入,具体生动地展现自己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思考与感悟。如文题中的“亲情”就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在立意上,可以褒扬亲情,写亲情的美好;可以呼唤亲情,写亲情被漠视,从而警示人们珍视亲情……当然,还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偏离“亲情”这个主题。

【美文引路】

最沉重的土豆丝

乔 叶

朋友曾经给我讲述过一个她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个独生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许是望女成凤吧,从小他们就对我十分严厉。虽然在生活上不曾亏待我,在思想上却很少和我交流,在学习上更是高压管制,从不放松。那时觉得他们很残酷,现在才明白,他们和其他盲目溺爱孩子的父母没什么两样,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我十分孤独,所以从开始学习写作文起,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做完功课后,我都要尽情地对日记本倾吐心中的酸甜苦辣和秘密。

后来,我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学校离家很远,我每天早上都带着午餐去上学,中午就在教室里吃。带午餐的同学很多,大家免不了会在一起“交流”,要是觉得哪个同学带的菜好吃,我就会在日记里记上一笔,有时有人夸我带的菜好吃,我也会顺便写上一两句。

开始还没留意,后来,我慢慢发现,凡是在日记里记过的味道不错的菜,隔一两天,就会出现在饭盒里。莫非妈妈偷看了我的日记?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怀疑过父母,他们怎么会这么做呢?

但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发现日记本里的书签好几次被换了地方——对这一细节,青春期的我非常敏感。

我想了一个办法。那天晚上,我在日记里写道:“中午,大家在教室里吃各自带的饭,张伟丽带的是土豆丝,用青椒丝和肉丝拌着炒的,脆脆的,麻麻的,真香!张伟丽的妈妈真好,张伟丽真幸福!”

第三天早上,我打开饭盒,映入眼帘的便是青椒丝和肉丝拌着炒得香喷喷的土豆丝!

我愤怒了,当即把饭盒扣到地上。妈妈吓愣了,呆呆地看着我。我冷冷地问:“你们是不是看了我的日记?”妈妈说不出话来。爸爸走过来说:“就是看了又怎么样?你也不能这么对待你妈妈呀!”我叫道:“那你们是怎么对待我的?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行为有多么不道德!”

说完我就冲出了家门,在街上逛了一天。那是我第一次逃学。我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实在令我失望:连父母都不值得信任,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连生命都没有意义了,那么学习、成绩、高考、前途等附属品就更不值一提了。现在想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当时我确实就这样钻进了牛角尖,开始了严重的心理封锁。以后的事情愈发不可收拾:我成了那个时候少有的“问题少女”,被学校建议休学一年。

休学之后,无处可去,我就守在家里,和父母几乎不搭腔。他们和我说话,我也不理他们,把自己关在房里胡思乱想,有几次甚至差点儿割腕自杀。过了一段时间,爸爸给我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阅证,我就开始去外面看书。就这样,我熬过了漫长的一年——现在想来,能熬过那一年,真亏了那些书。

这之后,我到一所普通高中复读,高中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工作。不知不觉间,我的生活又步入了正轨,唱歌、跳舞、交朋友……以前的阴影似乎慢慢隐去了。

24岁生日那天,妈妈做了很多菜——24岁是本命年,父母相当重视,其中一道菜就是土豆丝。看到土豆丝,我一下子想起了旧事,便以开玩笑的口吻回忆起我当时的糟糕状况,没想到父母都哭了。妈妈说:“你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看到一盒土豆丝把你弄成那样,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啊!”

我震惊了。我从没想到那盒土豆丝居然也在父母心上压了这么多年,并且膨胀成了千斤重担,而且他们负载的是自己和女儿的双重痛苦。当年他们固然有错,但也是为了我好。他们虽然是父母,但也有犯错误的权利,也有在人生中学习的权利。他们也像我一样,是个会受委屈的“孩子”,需要在犯错误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宽容。

我终于明白了,也许我们对待父母最公正的态度,就是用成人的态度而不是孩子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与他们平等地沟通和交流,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尊重他们。

“父母的爱虽然不能理解我们,但它仍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奥地利诗人黑尔克的话”。朋友最后说,“而我想说的却是:如果父母的爱能够理解我们,我们的爱也能够理解父母,那么这两种爱便可以融会成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也最恒久的财富。”

(选自2011年第7期《中华家教》)

【赏 析】

作者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如何与父母平等地沟通和交流,从而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尊重他们。亲情也需要经营,也需要理解和宽容,这样亲情才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也是最恒久的财富。

【素材链接】

1.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刹那间吞没了小山村。次日,人们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约3岁的小女孩竟然活着。人们要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不离开,边用手指着边哭喊“妈妈——”。人们接着往下刨,眼前出现一个女人,站立着,双手举过头顶,仿佛一尊雕塑,而在她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成了泥石流中唯一的幸存者。

2.一位年迈的父亲带着年轻的儿子和女儿上山采药。为采到珍贵草药,他们在腰间系上绳子,攀上了一处绝壁。女儿在上面,儿子在中间,父亲在绳子的末端。年迈的父亲一不小心踩空了,中间的儿子突然感觉绳子猛地紧了许多,赶紧抓住石块,努力向上爬,但力不从心,随着上面女儿的一声尖叫,3人一起悬在了空中!一根绳子显然无法承受3个人的重量,父亲急了,朝儿子大声吼道:“快!砍断绳子!”儿子没有回头,仍然艰难地向上攀爬。父亲抬头望了望上面的儿女,缓缓腾出一只手,从腰间抽出斧头,毅然向那条维系着自己生命的绳子砍去……

【佳作展示】

亲情永不下岗

当阳市庙前中学九年级 吕传丹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与你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或许是你最亲的人。

记得6岁那年,我的亲生父母嫌我是女孩,狠心地抛弃了我。我不得不流落街头,整天忍受着饥饿与寒冷。终于有一天,我昏倒了……我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躺在温暖的床上,原来是一个40多岁的大伯把我抱回了家。他给我喂了一些米粥,我才慢慢苏醒过来。大伯见我醒来,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用温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关切地问:“小姑娘,你的爸爸妈妈呢?”一提起爸妈,我的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大伯见我哭了,似乎明白了一切,不再追问,一边擦掉我的眼泪,一边说:“孩子,别哭!我也没有亲人,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此后,我便和大伯生活在了一起,大伯的家境虽然不太好,但他从没让我受过委屈。有好吃的,他总让我先吃;逢年过节,他自己不买新衣服,也要给我买上一套。他对我非常好,但从不溺爱我,还常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

转眼间我和大伯生活9年了,今年我15岁,已经是乖巧懂事的中学生了。我决心勤奋努力,将来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然后好好报答大伯的养育之恩。可是,暑假的一件事情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我的亲生父母找到了大伯,他们想认回我。大伯选择了沉默,但我认为:父母的要求完全是无理的。他们抛弃我时,就放弃了对我的抚养权。我当然了解大伯的心情:这么多年来,他对我付出的太多了!他肯定舍不得我走,但他又不想让我为难。面对9年未见的亲生父母时,我内心没有一丝温暖和兴奋,倒有一些似恨非恨的怪怪的感觉。母亲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一把将我拉到墙角,眼睛红红地对我说:“小丹,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你不愿意回去可以,可至少你应该去看看奶奶啊!她现在已经卧床不起了,还念叨你呢!”说起奶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慈祥的面孔。听说她病得这么重,我决定回去看看。

回到完全陌生的家,我径直来到奶奶床前,憔悴不堪的奶奶拉着我的手,禁不住老泪纵横,她颤抖着说:“小丹啊,我们对不住你啊!”我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奶奶,我不怪您……您放心,我和大伯生活得很好!我只希望您能好起来……”奶奶高兴地点点头,说道:“奶奶老了,不中用了!只要你好,我就放心了!”……

当晚我就告别奶奶,回到了大伯家——不,我的家。快到家时,我隐约地看见暮色中大伯那孤单的身影,原来他正坐在门槛上抹眼泪呢!我这才想到,走时忘了跟他解释,他肯定以为我不会回来了。我决定逗逗大伯,便悄悄地从后面走近他,然后猛地蒙住了他的眼睛。呀!我手上抹了一大把泪水……大伯看见我回来,顿时转悲为喜,孩子似的笑着,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像一朵盛开的花……

我们对视着,笑着,良久,大伯才轻轻地问我:“小丹啊,你不要你父母了吗?”我看着大伯的脸,认真地说:“爸爸,我永远是你的闺女,你永远是我的亲人!”

【点 评】

小作者写了“我”幼年时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一位善良的大伯收养的经历。文章鞭鞑了父母薄情寡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表现了大伯乐善好施、宽厚仁慈的高尚品德,讴歌了大伯与“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美好亲情。选材典型真实,叙事生动感人,语言流畅洗练,结构完整清晰,尤其是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形象逼真,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上一篇:恐怖的记事卡片 下一篇:试论有限责任公司治理制度中的协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