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热坝区夏粮冬花种植模式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29 02:09:29

元江县热坝区夏粮冬花种植模式比较分析

摘要 通过对云南元江县热坝区的多种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夏粮冬花作为最盈利的种植模式,不但做到大春保粮食生产,还充分利用冬春季节优势和市场区域优势,发展冬春花卉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夏粮冬花;种植模式;比较分析;干热河谷热坝区;云南元江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075-02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热坝区主要分布在元江县澧江镇、元江县甘庄、红光、东峨,为云南省距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的热区县,国际大通道213线横穿各坝区,是发展特色城郊型农业的理想区域和良种冬繁基地。开展对该区域农业种植模式的研究对促进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用有效的途径解决粮经作物之间的收益问题,在提高粮食单产和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让更多的土地在种植经济作物上发挥效益。在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光热资源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土地,协调发展粮经作物之间的时间、空间上的优势,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1-4]。

元江热坝区的河谷地带土壤主要以燥红土、红壤土、水稻土壤为主。作物以稻一稻一菜为主,部分以稻一玉米为主,以满足粮食生产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经模式成为发展的主体。本文结合元江坝区冬季作物农业的开发研究,以效益为基础,研究适宜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为该类地区的冬季农业开发提供借鉴。

1 元江县热坝区概况

元江县热坝区位于东经101°39′~102°22′、北纬23°18′~23°55′的红河谷,海拔400~1 000 m,年平均气温20.0~23.8 ℃,最冷月平均气温14.0~16.8 ℃,最热月平均气温28.6 ℃,2―10月最低气温可达23 ℃以上,3―11月气温都在25~40 ℃之间,昼夜温差较小。年极端最低气温-0.1 ℃(1983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2.3 ℃(1966年5月1日),大于10 ℃年积温8 717 ℃,终年无霜,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1.7 h,太阳总辐射量529.26 kJ/cm2,年平均降水量786.9 mm,年均蒸发量2 751.9 mm,相对湿度68%。元江县风向常见为静风,东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在0.6~6.2 m/s之间,年干燥度1.9,为半干燥暖冬高原季风气候区和全国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是全国炎热持续天数最长的县域(222 d/年),炎热的气候使这里的农作物“一年三熟”。喜温作物在这里具有生长快、品质好的特点,是发展热区特色植物的理想场所。

2 种植模式比较分析

元江热坝区水利条件较完善,这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山顶蓄水、山腰发电、坝区灌溉”、“治水办点、开发热区”等具有特色的元江之路。坝区水稻田以水稻一熟为主,水稻种植时间为每年的3月,水稻产量9 000~10 000 kg/hm2。种植模式中,秋冬季蔬菜中更多偏向于种植苦瓜、茄子、辣椒、糯玉米;秋冬粮作出租给外来业主进行冬繁,主要为玉米、高粱、向日葵。切花主要为百合、黄莺、叶上花、朱顶红、伯利恒等。各种植模式效益比较结果见表1。

水稻在元江坝区近3年的平均产量为9 000 kg/hm2,单价按2 000元/t计,扣除土地成本9 000元/hm2,其他种植成本6 000元/hm2,纯收入3 000元/hm2。秋冬季土地最低成本15 000元/hm2,良繁按45 000元/hm2产值承包计。

元江县热坝区秋冬种植模式可分为粮―粮型和粮―经型2类。

粮―粮型种植模式有3种:方式主要是农户把土地提供给外来业主进行冬繁,农户负责管理,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由冬繁业主负责,农户只负责土地和劳力,冬繁业主收获后按45 000元/hm2对给农户,主要为玉米、高粱、向日葵。近3年来,冬繁最多的为水稻―玉米、水稻―高粱、水稻―向日葵等模式,每年冬繁面积在333.33 hm2左右。

粮―经型种植模式有2种:收益最好的是夏粮冬花模式,其次是稻―菜模式。

元江夏粮冬花模式主要为:水稻―百合模式,主要沿老国道213线种植于甘庄坝、青龙莲花塘、勐仰坝、汉泥扒、青龙它克等地。种植户主逾110户,主要是嵩明等外来业主,种植面积逾80 hm2,产量1 000万支,冬春季斗南主要供货基地。每年9月至翌年4月种植出货,种植区半年土地租金19 500~24 000元/hm2。水稻―黄莺模式,主要种植于元江坝、红光、东峨,少量分布于青龙、甘庄、南洒。种植户主逾20户,种植面积86.67 hm2,产量550万扎,冬春季已占斗南90%以上的市场份额。种植期半年租金19 500~22 500元/hm2。水稻―叶上花等模式,种植户主10户,种植面积11.33 hm2,产量30万扎,冬春季已占斗南90%的市场份额。其他特色花卉如彩色马蹄莲、唐棉、火龙珠、朱顶红、伯利恒等种植面积小而分散于各坝区,但产值均在15万元/hm2以上。

稻―菜模式,在秋冬季蔬菜中更多偏向于种植苦瓜、茄子、辣椒。其中苦瓜受新平漠沙的影响,近3年来发展很快,收入最高,投入也较大,需要劳动力多,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但是收益明显,主要供应省内外市场,是坝区主要的蔬菜种植品种。其他种植作物中,辣椒、黄瓜、茄子收益仅凸显局部村落,主要供应玉溪市场,商品种植规模小,受市场波动大。

3 结语

元江河谷热坝区,具有交通便利、水源条件好、冬季热量充足、土壤肥力好等特点,是发展冬季特色城郊型农业的理想区域。

云南鲜切花已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云南花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花卉产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玉溪市政府把花卉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产业,提出了要把玉溪市建成“云南省鲜切花的生产中心”和“云南省最重要的鲜切花出口基地”的目标,这两大目标就是要把玉溪建成云南省“规模最大、品质最高、效益最好、知名度最广”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地区。秋冬的反季节切花生产在热区就凸显出其重要的优势。目前百合、晚香玉、剑兰、黄莺等花卉,当连续种植数期作物之后,土地易产生连作障碍,尤其在土壤盐分累积与病虫害滋生,南方根结线虫严重等问题往往成为热坝区持续栽培的一大困难。因此,如何解决此问题成为永续经营的关键,充分利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季节作物如夏粮冬花类的栽培,形成夏粮冬花的生产模式,可得较高的利润,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法。

元江县于1996年开始引种鲜切花生产,近3年来,元江县鲜切(叶)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66.67 hm2,种植业主逾200户,专业往返斗南切花运输车辆6辆,初步形成了云南省冬春较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切花生产基地。百合、黄莺、叶上花、澳洲腊梅、冬春出花的绣球、朱顶红、火龙珠、伯利恒、唐棉等切花基本占到斗南市场切花份额的50%甚至90%以上。在这些切花栽培系统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摸索,在甘庄坝、澧江镇、红光农场、东峨镇等坝区逐步形成了夏粮冬花的种植模式。创新了以往稻―稻―菜等生产模式,既保证了粮食的安全生产,也给种植区的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半年土地租金均在22 500元/hm2以上,并且避免了连作的障碍 。

元江夏粮冬花生产模式,利用优异的天然温室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电力设施等条件生产冬季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花卉以供外销,既避免出现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稳定市场,又形成了冬季种植花卉抓收入的路子,经过多年发展,证明元江采用夏粮冬花的种植模式有较强生命力。解决了百合、晚香玉、剑兰、黄莺等花卉连续种植后土地产生的连作障碍,尤其在土壤盐分累积与病虫害滋生,南方根结线虫严重等问题,夏粮冬花的生产模式,不但可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是目前解决该区切花种植连作的最佳的模式。

4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全书(云南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14-382.

[2] 张石宝,普文发.云南南亚热带地区农业种植模式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15(2):161-164.

[3] 朱学敬,冯溪屏,白熙,等.元江之路[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13-141.

[4] 时红,刘万平,许亚群,等.江西赣抚平原灌区典型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3(4):485-487.

上一篇:科学规范管理失业职工档案是民生之需 下一篇:韩国造船业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