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时间:2022-10-29 02:07:47

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之一,花鼓灯文化生态村是新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益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接受检验。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以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为保护基地,必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花鼓灯文化生态村 新农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创建文化生态村活动是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加快构建和谐农村的有力“抓手”。 十七届三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把“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到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因为泱泱大国的文化绵延从未断流,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给我们后辈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和精神情感的纽带。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结晶正是由千千万万个自然乡村的村民孕育和缔造而成的,农村文化是最具泥土芬芳的文化,最具亲情的文化”。 2003年以来,国家文化部贯彻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启动中国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将蚌埠花鼓灯列为试点项目,2005年又进入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普遍关注,我们提出了“保护花鼓灯原生生态、原生形态,实现优质基因活体传承”的目标。

一、花鼓灯文化生态村的意义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文化娱乐多样化以及农民生活现代化的今天,保护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花鼓灯这样的文化遗产,没有可直接仿照的模式, 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和古民宅。”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文化生态村”的理念,力求真实、整体、动态、可持续和原生态地保护花鼓灯。冯嘴子村是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一个自然村,该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誉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存最完好和保护价值最高的生态播布区。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原生态方式的保护尤显重要,农村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而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以人为本、多元共存、活态发展等许多和谐基因,充分展示了千百年来我们民族的生活智慧、劳动智慧以及人生智慧。因此,它是我们建设和谐新农村得天独厚的根基。花鼓灯文化村不仅仅是一个村,而是淮河两岸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具有重要的和谐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增强地方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起着无法比拟的重大作用。

二、花鼓灯文化生态村的现状

花鼓灯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淮河流域,是一种融舞蹈、锣鼓、灯歌、小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曾被总理赞誉为“东方芭蕾”。蚌埠市注重强化传承保护过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重视理论建设和专家指导。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等专业机构和高校的支持下,蚌埠市举办了花鼓灯保护国际学术会议,探索保护工作的理论传承和理论创新;组建了“中国花鼓灯博物馆”、“中国花鼓灯研究工作室”,冯嘴子“花鼓灯生态村”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研究基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蚌埠市以冯嘴子村为重点,恢复了淮河流域风格的民居、村落和主要表演场地打谷场、篝火玩灯场、祭祀场,建设了冯派花鼓灯陈列馆、花鼓灯传习所、农耕文化展示馆。同时,经常举办专业性与群众相结合的花鼓灯演出和踩街活动,体现了群众基础的重要作用,许多县区、乡村和单位都组织花鼓灯演出队伍,使花鼓灯表演逐步普及化和常态化。

三、花鼓灯文化生态村的启示

2012年5月1日,贵州省首次将 “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纳入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这对于我们健全花鼓灯文化村的法律保护开启了智慧之门。要充分依靠专家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理清花鼓灯保护工作思路,制定保护规划,架构保护体系。在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内容进行分类,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并加快建立和完善保护名录和传承队伍,传承人是关键,是保护的核心要素,没有“民间艺术大师”,保护无从谈起。除此之外,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纳入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形成良性互动。

花鼓灯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正月十五闹花灯和农历3月28日涂山庙会的文化空间。文化生态村作为非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只有实现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当地居民广泛参与并从中得到利益, 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才有强大的内在支持力和持久动力。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欢心喜地庆奥运”暖场表演中,《鼓乡情韵》代表汉族舞蹈表演了4分钟。“其喜庆、热烈的艺术风格彰显了淮河文化的个性特点,见证了花鼓灯艺术风格的时代意义”。

随着文化立法的不断推进,保护法规的不断加强, 我们更加应该科学地把握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起步之时,正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之时,我们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协调的发展观,努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两者和谐共进,使新农村能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品格和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导师:鲍展斌

上一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学校德育体系 下一篇:规范高校定密工作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