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只有100%

时间:2022-10-29 01:24:50

2008年,在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宣布荣获影帝称号的是已经51岁的丹尼尔・戴・刘易斯时,人们显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他虽然是英国演员,却堪称好莱坞巨星,曾四次入围奥斯卡,这次则是他第二次受封影帝。刘易斯成名很早,但是所拍摄的影片并不多,然而他的每一次出现,都令人耳目一新,带给人无限的惊喜,他塑造的一系列人物,身份、形象、个性迥异,之间毫无半点关联,因而赢得了影坛“变色龙”、“千面人”的美称。

有人说刘易斯的出众才能是因为天赋,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文艺世家,父亲是英国皇室册封的爱尔兰桂冠诗人,母亲是演员,外祖父是英国电影业的泰斗、著名的伊琳制片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姐姐也是一位纪录片制作人,良好的家庭环境注定了刘易斯具有超常的艺术素养和天赋。他的性格里有着父亲十四行诗的优雅和愤世嫉俗的气质,而他的母亲则把英俊的外表和对舞台的热爱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他。

然而把刘易斯的成功都归因于天赋,则是有失公允的。刘易斯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独特的“表演方法论”,他说演员与角色之间有一种完全相互渗透的关系,而不是仅仅用机械的演技来完成。所以对刘易斯来说,他从不会去演某个角色,而是直接成为角色本身,那是一种对角色在心灵和灵魂层面的融入,其投入之深,每到影片拍摄之时,他都显得极为古怪,甚至疯癫。

1989年,刘易斯在爱尔兰导演吉姆・谢里登执导的处女作、传记片《我的左脚》中,饰演爱尔兰作家克里斯蒂・布朗。为了和克里斯蒂融为一体,刘易斯像个真正的残疾人那样,整天坐在轮椅上体验生活,感受身体瘫痪带来的不便和艰难。他总是独自摇着轮椅在片场四周转,当遇到沟沟坎坎,工作人员想帮助他时,都会遭到他的拒绝。一次,由于没控制好,轮椅从一个坡上滑落下来,结果人仰车翻,摔断了两根肋骨。他还用了将尽8个星期的时间,耐心地学习像克里斯蒂那样用脚趾穿针引线,在正式拍这场戏时,没有用替身,也没有用特技镜头,他一次就完成了拍摄。

2007年,刘易斯接到了导演保罗・安德森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的小说《油!》改编的剧本――《血色将至》,他惊喜万分,马上答应出演。故事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石油大潮为背景,为了真实再现主人公的经历,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1900年左右加利福尼亚矿业史的知识,对当年淘金者使用的工具和技艺了如指掌。在拍摄前几个月,他就离开了位于爱尔兰山区的舒适的家,飞往德克萨斯,在整个影片拍摄期间,他都独自住在那一处荒凉油田的帐蓬里。一旦演起来,他便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与他演对手戏的保罗・丹诺为此没少受苦,他抱怨说,有一场在保龄球场打斗的戏,刘易斯真的用保龄球打了他,他说:“保龄球开始飞起来了,我就意识到丹尼尔已经沉浸进去了,我最好躲开点。”所以当刘易斯凭借这部影片的精湛演技,而囊括了奥斯卡影帝、洛杉矶影评人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以及素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学院奖时,所有领略了他工作状态的人,都不觉得奇怪。

刘易斯就是这样,几乎每一部影片都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故事。1992年,为了演《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他每天在练功房里挥汗如雨,以减掉多余的赘肉,在太阳底下暴晒,以像真正的印第安人。他住在森林里,学会了野营、打猎、捕鱼,亲手制作独木舟,拍摄期间甚至一直随身携带一把枪。为了体验《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受,他把自己关在牢房里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还坚持让工作人员向他泼冷水,羞辱他。为出演《纽约黑帮》中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比尔,他跟一个屠夫学习技艺,还在片场反复听以脏话连篇出名的饶舌歌手痞子阿姆的专辑,好让自己沾染一身匪气,始终处于“侵略”状态。拍摄时他不慎得了肺炎,但他拒绝穿上厚衣服和接受治疗,他给出的理由是:“那个年代没有这些东西。”

一个曾经与刘易斯合作过的影视人说:“他沉浸在一个角色里会变得十分可怕,所以你必须得清楚他的状态。我在片场通常都离他远远的,老实说,我觉得他是个疯子。不过,电影结束后在社交场合遇见他时,他却是个迷人又讨人喜欢的家伙。”

在影视圈子里,刘易斯可以称得上是个另类,因为与那些生怕被人们遗忘的大小明星比,他从来不靠小道消息、花边新闻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他只用作品来说话,来证明自己。刘易斯能够两次荣登奥斯卡影帝的领奖台,有天赋的因子,但更在于付出的汗水,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无法想像人们在排练时讨论投入多少的问题,对我来说,永远都只有100%”。

摘自新浪网作者博客

上一篇:让缺陷像金子一样发光 下一篇:加长那块最短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