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 第6期

时间:2022-10-21 06:36:36

市民宝根在祖屋废旧的阁楼上发现一个瓷器花瓶。这个花瓶不知道是祖上谁留下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宝根询问了周围一些稍懂点古玩的人。这些人众说纷纭,有人说唐朝的,也有人说是宋代的,还有人说是近代的赝品……

宝根得到宝瓶的消息不胫而走。宝根也大方,谁来了就给谁鉴定一番。可来鉴定的人没有谁能确定花瓶的年代和收藏价值。

市电视台得到这个消息立即赶来采访。采访结束后,电视台想把花瓶作为一个收视卖点,于是许诺宝根,近期他们将邀请国内著名的古玩、文物专家来免费为花瓶作鉴定,但条件是宝根把他的花瓶送到电视台,允许电视台对鉴定过程进行现场直播。

宝根想,反正自己也弄不清楚花瓶的价值几何,请专家免费鉴赏一下也好弄清花瓶的“底细”,因此很爽快就答应了。

很快,电视台就邀请到了国内五位著名鉴宝专家。听说国内专家来鉴定花瓶的价值,对花瓶感兴趣的市民都守在自家电视机前,急切地想看专家如何鉴定这个众说纷纭的花瓶。

五位专家应邀坐在电视直播中心的主席台上。他们之中有一位国家级教授,四位省级博物馆馆长,五位专家一字排开。

主持人分别介绍完五位专家的概况后,就先请四位省级专家分别从花瓶的胎质、釉色,花瓶的纹饰,花瓶的造型以及花瓶的款识四个方面作鉴定。最后将请国家级专家作最后综合鉴定。

A省博物馆王馆长首先被邀请作鉴定。在观众的掌声中,王馆长拿着放大镜来到特设的鉴定台。他注视了一圈花瓶,用放大镜看了一遍,介绍道:从花瓶的胎质、釉色看,此花瓶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据我观察,应该是明代永乐的江西瓷都出品的花瓶。

现场观众掌声一片!

第二位上鉴定台的是B省博物馆李馆长。在观众的掌声中,李馆长拿着放大镜来到鉴定台。他注视了一圈花瓶,用放大镜看了一遍,介绍道:从花瓶的纹饰,特别是“朵云”看,花瓶绘一如意头云头,全身绘飘带数条,不分头尾。依我愚见,花瓶的朝代应该出品于明代万历年间。

现场观众掌声一片!

第三位上鉴定台的是C省博物馆张馆长。在观众的掌声中,张馆长拿着放大镜来到鉴定台。他注视了一圈花瓶,用放大镜看了一遍,介绍道:从花瓶的造型判断,此花瓶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盈,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依我浅才推断,花瓶应该是明代的梅瓶造型。

现场观众掌声一片!

第四位上鉴定台的是D省博物馆刘馆长。在观众的掌声中,刘馆长拿着放大镜来到鉴定台。他注视了一圈花瓶,用放大镜看了一遍,介绍道:从花瓶的款识来判别,虽然这花瓶的款识模糊不清,但从字体、风格、每一笔画的特征,特别是字体上看,它明显是篆书,因此可以推断,至少是清代乾隆以前出品的。

现场观众掌声一片!

四位专家鉴宝完毕。

主持人宣布:现在让我们隆重邀请国家文物专家宋教授上鉴定台为我们作最后鉴定!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宋教授拿着放大镜来到鉴定台。宋教授用放大镜上下,里外看了花瓶一遍后说,刚才四位专家说得很在理,这花瓶出品最晚至少是清代乾隆年间,最早应该追溯到明代永乐年间。依据其他四位专家的意见和我的观察,我认为此花瓶属于明代永乐至清代康熙年间的江西瓷都花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观众对宋教授的发言致以最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建议道:机会难得,最后让我们邀请五位专家和花瓶来个合影。

五位专家站成一排,主持人邀请宝根把花瓶奉送到专家们手中。五位专家都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忽然间,花瓶咣当一声摔在地上,碎片溅飞,洒满整个台面。

五位专家谁也没有托住花瓶!

现场观众叹惜一片!

五位专家赶紧弯腰,各迅速捡起一块碎片,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

观察了一会儿。

王馆长马上说:从碎片的胎质、釉色看:这花瓶是赝品!

李馆长接着说:从碎片的纹饰看:这花瓶是赝品!

张馆长接着说:从碎片的造型看:这花瓶是赝品!

刘馆长接着说:从碎片的款识看:这花瓶是赝品!

宋教授总结道:刚才四位专家分析得很在理,这花瓶应该是赝品!只不过是一个制作得相当高明的赝品,花瓶的出品年代不超过50年,收藏价值不高……

摘自作者博客

上一篇:司马迁为什么对项羽英雄化 下一篇:坦 克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