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让美国人有点烦

时间:2022-10-29 12:47:41

难测的守护神

美国人大概现在对格林斯潘有点烦。

曾几何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被老美们看作是美国经济的守护神。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他出手果断,连续减息,维护着美国经济没有跌入深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维护了美国的经济也就意味着为全球经济今天的全面走好保留了一节强劲的火车头。格林斯潘功不可没。

从去年以来,由网络和电脑带来的新经济使美国经济开始进入了低通胀、高就业和高增长的强劲上升区域。然而这一次,格林斯潘变脸了。老先生到哪里都是一个腔调:美国经济过热,有通胀的危险。他的逻辑是:由于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强劲增长使公司利润预期大大提高,从而推动股票市场上扬,感到更加富裕的美国人继续他们毫无节制的消费。“问题在于生产力的上升带来的消费增加比它能带来的物品供给增加更甚(这会导致物价上涨)。”不用说,这种绕口令一样的话是格氏的老风格,而这种口气一直维持了有一年时间。

华尔街对格林斯潘的这种话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这话往往就意味着他要给股票浇点儿凉水了。经济沙皇的意见对华尔街的影响可不是一点点,一般情况下,格氏说完了这些话,美国人口袋里的钱总要少一点,股票就要跌了。而从去年以来,在格林斯潘主持下的美联储已经连续五次为银行加息,试图为新经济带动的美国经济列车减速。

然而新经济竟是如此之强劲,对于很多经济学家来说,说新经济会带来通胀,就像说维生素C会引起感冒一样不可思议。仅1999年新经济为美国带来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在经济界和华尔街,格林斯潘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格林斯潘做得过头了,从守护神变成了手舞大棒的金融大魔。美国股民更实在:“不要金融大魔,把守护神格林斯潘还给我们吧!”

华尔街混乱之源?

意见是如此不一,如果格林斯潘是一个普通人那也没什么,但不幸,或者将来我们可能说万幸的是,格林斯潘也许是美国对经济最有影响力的人。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美国股票市场近来有些叫人看不懂的走势:今年一开始,加息使得传统的道・琼斯指数一路下跌,甚至破了去年刚创出的万点大关,而新经济的代表纳斯达克指数却一路上扬。到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加息的时候,道・琼斯开始上扬,而纳斯达克却吃不住劲儿了,出现了连续的下跌。华尔街乱成了一锅粥。

问题是究竟谁错了?一向固执而正确(这一点尤其重要)的格林斯潘会不会也错了?或者应该这样说,格林斯潘这次还会再对吗?有什么理由使他如此固执于加息这一手段?华尔街认为如果要防止股票高企而带来的通胀,有多种手段可以选择。

这一抉择十分重要。一方面,如果格林斯潘错了,那么他肯定是干了一件大蠢事,因为这将使美国,甚至是全球的新经济受到资金匮乏的影响。这将大大地影响它们的前进速度,而人们享受新经济带来的好处也会延迟很长时间,也许是10年,也许是20年。人们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在80年代也试图通过加息来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一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20年代,同样是由汽车和铁路带来的一场经济革命也曾经带来过1929年美国的股灾和经济大萧条,后果是一直到二战以后西方才从这场灾难中走出来。

不管怎样,加息的影响已经开始起作用,由于股指的下跌,华尔街对新经济下的公司投资热潮已经开始出现冷静的趋向,人们不再因为怕自己被新经济抛在后面而疯狂地向纳斯达克的公司里扔钱,用传统的市盈率、投资回报率来衡量“e”公司的风气已经出现。亚马逊网上书店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亏损经营方式已经开始受到指责。

同时这种怀疑还有蔓延的倾向,香港和日本的科技股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这对于中国现在还是风起云涌的“网上运动”,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easy money”(容易钱)不那么容易了,一方面这限制了网络公司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中国的网上精英们从现在开始好好考虑一下未来发展的路应该怎么走,而不只是无限地扩张自己。

对于格林斯潘来说,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如果不是在干一件扼杀新经济的蠢事,就是在把美国经济拖离新一次的危机。至于到底是哪一种,我们还得等等看。

(编辑:刘 侯 图:路透社提供)

上一篇:谁爱互联网标签? 下一篇:中国:回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