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对一周新闻的记忆

时间:2022-10-29 12:40:49

“固化”对一周新闻的记忆

近几年,电视的新闻周刊栏目发展很快,一方面,观众面对庞杂的一周新闻,需要透过镜头看背后,通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电视台在一周内拥有庞大的新闻资源(包括内容和图像),有效地挖掘这个富矿,对纷繁复杂的新闻内容进行梳理,是电视台进行资源再利用的必然途径。央视《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提出“新闻胶囊”的说法。栏目制片人为此解释说,在周末的45分钟相对短的时间里介绍给观众一周国内最重要的新闻,一个人吃下这颗“新闻胶囊”,就会固化他对一周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应该是与他最有关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应该知道的。“新闻胶囊”的提法得到了栏目创作组的认同。我们不妨沿着固化记忆的角度,探析《新闻周刊》的创作思路。

一、关联性地评述新闻事件,“固化”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的记忆

央视《新闻周刊》对新闻进行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论深刻”以至于“挖地三尺”,而是更注重关联性,通过关联性来把握一周的社会进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客观世界有着普遍的联系,新闻事件当然也不例外。一件新闻发生后,它与社会的多个方面、多个阶层、多个人物,甚至其他新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构成了以这条新闻为中心的网络。梳理和整合这个网络,使它变得清晰,更有条理,就是《新闻周刊》该做的。但《新闻周刊》每个板块只有七八分钟,它不可能像《新闻调查》那样深入地探寻某一事实真相,只能通过现有的素材资源,把与新闻事件相关联的社会背景、内部成因、人物命运变化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站在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层面上,综合性地进行分析和评论,让观众看到新闻背后与之相关联的各个方面以及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做,使观众对一周发生的新闻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了解”是指知道了新闻的内容,而“认识”是基于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之上的,这些容易“固化”观众对新闻的记忆。

《一周新闻人物回顾》的评论把关联性用到了极致,每个新闻人物都是因为不同的新闻事件受到了关注,虽然有些人在这之前就很有名,但栏目总是通过本周发生在他身上的新闻事件作为关注点。每个人物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主持人总能关联性地把他们联系起来,这个联系的纽带就是社会共有的人性、情感、道德、社会规范、国家荣誉等,一旦找到他们的共同点,观众就容易印象深刻,固化他对一周新闻人物的记忆,这种记忆已经超出新闻事件本身,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新闻周刊》2007年6月12日的节目中,子栏目《一周新闻人物回顾》回顾了一周内的四个人物:抗日英雄仵德厚,被训练营毒打的少年小毅,“善良”绑匪余有,台湾政治人物李登辉。这四个人物在本周各有各的新闻。主持人找出了其中三个人共性的地方――矛盾。通过“矛盾”这一共性,关联性地回顾了一周内的几个人物,还串联到下一栏目――《本周人物》。这样评论,观众很容易在以后的某一时间,借助“矛盾”这一点,回忆起这几个人物和他们在这一周发生的新闻。

关联性地评论一周人物,具有一点冒险性,毕竟每个人物差别较大,所遇到的新闻事件也千差万别。再这样评论时,有时未免牵强或偏颇。

二、凸显新闻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挖掘新闻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命运变化,来“固化”新闻事件的人性记忆

当一周的新闻已经过去时,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人。《新闻周刊》设置了《一周新闻人物回顾》和《本周人物》两个子栏目,通过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言行变化,引出关注或争议的焦点,并作出客观性的描述和多元观点的陈述,最后进行国家主流意识的表达或评论(有些是主持人进行评论)。

两个人物栏目不仅仅关注人在新闻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更加注重人在新闻前后的情感发展、内心挣扎、精神诉求和由此产生的命运变化。栏目跳出以往人物报道的程式化、概念化模式,不面面俱到,而是围绕新闻事件本身,选择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人性本质的内容,折射出新闻人物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社会责任感等。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提出,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具有三种选择性心理特点: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次“选择”的结果,往往会受到受众的性格、价值观、心理因素、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人性剖析和情感沟通是大多数受众容易认同和接受的方式。

新闻人物可能是新闻事件的发起者、主导者、参与者,也可能深受新闻事件的影响而发生了生活甚至人生的变化。他(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她)的内心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变化是什么,他(她)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综观新闻人物的报道,不同的新闻人物,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新闻事件,但他们具有与普通人一样的人性特点,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新闻人物会高兴、会痛苦、会彷徨、会奋起,在人生命运变化的过程中,同样具有丰富的情感历程和精神诉求。而《新闻周刊》的这些关注点恰恰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内在心理需求,而且,这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延伸到“如果是我,会怎么做”,因此,更加能得到观众的情感认同,引起观众的共鸣,最后,“固化”成为观众内在的人性记忆。

三、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语言的张力,来“固化”新闻事件的影像记忆

视觉传播是运用视觉符号来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用来传达有效的信息。观众通过视觉的认知,在短时间内便可对信息作出判断和分析。由于它是运用感知性很强的视觉符号作为主要手段,因此,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产生很深的印象。《新闻周刊》准确把握视觉传播的特点,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语言的张力,来“固化”新闻事件的影像记忆。

《新闻周刊》关注的都是一周内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很多图像都在其他新闻中表现过了。如果完全照搬,虽然解说词不一样,但观众看了,还是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新闻周刊》摒弃了照搬新闻图像的做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有效地转化和形成新的时空关系,重新建构观众对“过时了”的新闻的感觉方式。特殊的画面处理,不同的画面组合方式,紧紧配合评述性解说词的节奏,都构成了新的视觉传播空间,带给观众又一次启迪(如果他看过以前新闻的话),甚至精神享受,这些又深深打上了《新闻周刊》的烙印,让人一看图像就知道是《新闻周刊》。

张艺谋就曾说:“过两年以后,说你想起哪一部电影,你肯定把整个电影的故事都忘了。但是你永远记住的,可能就是几秒钟的那个画面……”有人就认为,视觉文化传播所依赖的主要媒介――视觉媒介表现出了鲜明的、以感性主义为中心的视觉消费特征。虽然《新闻周刊》还是以新闻评述性语言为主体,但已不再把图像作为一种解说词的附庸,而是成为与解说词融为一体,并吸引观众注意,以至看后印象深刻的有力武器。

在人物栏目中,《新闻周刊》充分运用慢动作、照片、特写等手段凸显新闻人物在新闻中的神态、表情、肢体语言,以反映人物在新闻中的内心挣扎、感情起伏和命运变化等。在有关新闻事件的栏目中,《新闻周刊》同样调用视觉手段,突出新闻关注点,强调新闻细节,以反映新闻事件的矛盾冲突、发展变化,彰显叙述和评论的意义,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于是,无数支离破碎的图像碎片(有关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各个媒体中的新闻图像和图片)在重新整合和处理后,通过《新闻周刊》评述性语言的阐释和分析,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意义,建构了观众对于这个人物或事件的整体认识。

在电视直播、电视互动等形式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作为回顾一周新闻的栏目《新闻周刊》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但确实有发展的必要和拓展的空间。《新闻周刊》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以权威而新颖的评述,突出人物和人性化的方式,重新搭建视觉架构等,必然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党员电教中心)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让平面媒体立体化 下一篇:做好半个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