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肿瘤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时间:2022-10-29 12:34:31

做好肿瘤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摘要】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立正确护理诊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放化疗护理)建立良好心理状态。增强抗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提高生命质量。肿瘤是人人关注的一种疾病,是世界性危害人民健康的,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由于目前对肿瘤发病的原因尚不能完全了解,因此也缺乏有效的预防办法。治疗方法虽然有进展,但无特效药物。除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外,一般都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及增强免疫力等综合治疗。

【关键词】 治疗;护理;肿瘤

无论是化疗(药物治疗)、放疗,由于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放射线的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损伤,致使有的患者排斥治疗,甚至有的中断治疗,使病情发展以至于不可逆,因此,做好全方位的护理,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1 护士自身建设

南丁格尔说:“护士就是无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1]。护士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反应到护理的效果上,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素质修养,知识修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 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安静、优雅、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窗台上可放一些花草,陶治患者情操,将患者安置在最佳环境中,使环境中的外部刺激减少,有利于患者机体本能发挥作用,以对抗疾病,因此要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美观的环境和有规律的生活,从而影响病患心里环境有利于心理健康恢复,确保患者心理治疗效果,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3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人患病后,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据国外文献记载40%左右癌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2];其中20%左右的患者符合重症抑郁诊断,由于传统观念,把癌症视为不治之症,如同死刑缓期执行,另外患癌症后,不但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也可能造成形象改变),而且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使家庭受到危害,社会及家庭中角色的改变,致使患者精神压力大,会产生一些异常的情绪反应及变态表现,例如:怀疑、猜测、焦虑、愤怒、抑郁、绝望、自杀等,不配合治疗的倾向,日本著名医学专家伊丹教授指出:“惧怕死亡和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没有这种害怕心理是不正常的,对惧怕的心理不要去管它,重点应放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上”。对于这类患者必须观察其内心世界从患者的言行举止或非语言的表情和暗示中了解他们真正需要,及时把握患者心理活动,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以愉快的心情去生活,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具体做法,要给予患者亲人般的体贴及关怀,深入病房,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主动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患者需要征求患者意见,在日常护理中务必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沟通,护理上要热情主动精心、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素质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和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护士要以关心照顾、和蔼可亲、同情尊敬、体贴爱护的情感感化患者,为患者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及活动,协调病患之间关系,鼓励患者与患者接触、交流、并引导病友共同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听广播、看电视、下棋、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等,使之保持愉快心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科学的必要解释和对疾病有关知识的宣教、安慰、鼓励,消除他们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情绪稳定,思想放松,精神愉快。正确的对侍疾病,以治疗好转的典型病例激发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愉快的情绪,讲解一些医学知识,让患者知道保持心理平衡才能维持机体的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应激反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正确的心理疏导,唤起患者求生的欲望,对医生的治疗看到希望,就会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

4 治疗上的护理

放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重要手段,但因为其毒、付作用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疗程的正常实施,做好护理工作是保证放、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①需要手术的患者按常规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具体略)。②放疗、化疗前、中、后的护理:

4.1 首先评估患者情况:

既往史、肿瘤病史、治疗过程以及效果、对化疗药物的反映情况等。

4.2 现在患者身体状况:生命体征、体质量、日常生活规律(饮食、睡眠、排泄、自理程度等)、患者现在症状体征、各项检查(肝、肾、造血系统)有无异常。

4.3 心理评估:了解对接受化疗的反应有无恐惧、自悲、怀疑等。

4.4 护理措施:

A、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反应做相应的心理治疗,向患者讲明用药的目的及毒副反应情况使之有思想准备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

B、卫生健康指导:说明药物治疗和饮食对疾病影响的重要性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患者饮食需要,鼓励患者多进食,少食多餐,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保证营养及水份摄入。同时指导家属做好患者清洁卫生工作,勤换内衣、睡前泡泡脚等。

C、病情观察:细心观察用药后反应(胃肠反应、皮肤黏膜反应)、有无出血迹象、排尿排便情况、严格监察生命体征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对症处理。

D、护士做各种治疗要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一切治疗在患者休息之前,休息之后尽量不去打扰。

E、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用药;严格“三查七对”、保质保量溶解和稀释药物、现用现配、避免光照的药物做好保护(例如:顺铂)、联合用药排好顺序。用药前2 h避免进食,出现不良反应对症处理。

F、化疗药物刺激性大避免外渗:合理选用静脉尽量选择较大血管(径大血管药物刺激性相对减少)、尽量不选择肘窝、手腕等关节活动处给药,因这些部位不好固定,针头易滑脱或刺破血管造成药物外渗[3]。因为患者化疗时间长,应有计划使用或保护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交替、一般上肢为宜,除上肢无处可取外,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下肢易发生血栓),操作要熟练,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防止造成血管壁损伤,致纤维化形成,导致药物滞留造成静脉炎,同时反复穿刺容易使药物从损伤处溢出。穿刺时选择针头越细越好,穿刺消毒后局部用干棉签擦拭后再进针,刺入血管的针头一定要达2/3以上,确保针头大部分在血管内(见到回血,一定要往血管里送一段针),避免针头脱落血管外至使药物外溢,穿刺成功后先注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确保在血管内再连接药物,药物滴完后再用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冲,拔针后冷敷局部。

G、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局部,并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注意事项,如有外溢及渗出立刻报告,及时处理。

H、外渗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液,不拔出针头,接以空针,将外溢的药物尽量吸出,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对渗漏局部注入相应的药物的拮抗剂,解毒剂。更换输液部位。②局部皮肤发红外涂氢化考地松软膏、冰敷12~24 h。③皮肤肿胀灼热及重度疼痛用5~10 mg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100 mg、维生素C混合液在外渗部位1 cm处作局部封闭。④金黄散或50%硫酸镁冷湿敷或局部以0.15%奴夫卡因或2%利多卡因多点向心封闭,稀释止痛。⑤如出现组织溃疡,坏死进行外科治疗,定期换药。⑥抬高患肢。勿对局部加压。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护理人员要切切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护理好每个患者,在这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窗口”行业中,努力工作,不愧对“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参 考 文 献

[1] 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科普出版社).

[2] 药疗监护手册(医药科技出版社).

[3] 抗癌药物手册(山东大学出版社).

[4]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832284.

[5] 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7375.

上一篇:在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构建中J2EE和.NET的使用 下一篇:PCS7系统中的从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