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名在校大学生睡眠情况分析

时间:2022-10-29 11:15:15

412名在校大学生睡眠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 探索在校大学生睡眠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调查以30 d为准,以失眠程度为调查依据。轻度睡眠时常苏醒,晨醒过早,但不影响上课学习。中度 睡眠不足4 h,但上课与日常学习尚能坚持。重度 彻夜不昧,难以坚持上课与学习。失眠原因以问卷和随访形式统计。结果 412名学生,按睡眠天数30 d计算,睡眠总量为30 d×412=12360。得出有轻度失眠者45人,167次,分别占18.5%和1.35%,中度失眠31人46次,分别占7.5%和0.37% 重度失眠5人11次,分别占1.2%和0.09%。失眠原因调查中精神因素引起者30人107次,环境因素影响者27人56次,生活习惯影响者16人33次,其它因素8人28次。结论 在校大学生失眠两大原因,既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睡眠;失眠;原因

中图分类号:R749.92 文献标识码:B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睡眠情况也较以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其作用不可小视,本文通过对部分学生调查分析,以探索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失眠程度和失眠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为在校大学生,共412例,男237例,女175例,年龄17.2岁~23.3岁,平均年龄20.7岁。

1.2方法 设计睡眠情况问卷表500份, 自2013年10月20日开始随机发放, 随访1个月后收回412份,逐项统计睡眠情况,包括正常睡眠人数、失眠次数、失眠程度、失眠原因等。

2结果

2.1正常睡眠 共331例,占总人数的80.33%。

2.2失眠人数81例,占19.66%,其中轻度失眠45人,发生167次,分别占18.5%和1.35%,中度失眠31人发生46次,分别占7.5%和0.37%,重度失眠5人发生11次,分别占1.2%和0.09%。

2.3失眠原因 调查中精神因素引起者30人发生失眠107次,常见有学习或考试压力21人,环境因素影响者27人发生失眠56次,生活习惯影响者16人发生33次,其它因素8人发生28次。

3讨论

3.1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每年的3月1日被定为世界睡眠日,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足与正常的睡眠会使人的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也会增强,机体活力持久。维护和保持正常的睡眠非常重要。

3.2一般来说,睡眠障碍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入睡困难,另一种是维持时间短,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易醒、多醒、早醒、多梦、睡眠时间

3.3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特定群体和特定环境会改变原来的生物钟习性,我们调查的学生,失眠主要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如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烦闷、学习考试压力过重等。其次是环境因素如光线刺激、噪音干扰。其实,影响睡眠的因素还有很多,除上述列举者外,睡眠方式、工作类型、个人体 质[2]、疾病因素、晚餐过饱、、睡前饮茶或咖啡等也是常见原因。我们特别强调, 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互相理解和融入有个过程,个性的不同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带来烦躁和精神压力,表现之一就是失眠,自我养成豁达的性格,宽广的胸怀应列为必修的道德理念课程。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哲学的思维去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同学相处应懂得求大同存小异包容和理解这些基本规则,减少摩擦与失衡,自觉随时调节改造心理,对于改善睡眠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园,蒋晓江,胡银.心理生理性失眠伴绪障碍与抑郁性失眠多导睡眠图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04)

[2]闫雪.论中医的体质和失眠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1.5(52):832~833

上一篇:解除钛夹闩塞内镜新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人流术后闭经原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