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粉针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三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时间:2022-10-29 07:39:46

炎琥宁粉针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三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摘要]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粉针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精密pH计等方法,模拟临床用药,考察炎琥宁与常用抗敏药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后0、1、2、4、6 h时在3种不同输液中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及pH值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配伍后在室温(25℃)下6 h内稳定,可供临床使用。

[关键词] 炎琥宁粉针;地塞米松;稳定性;输液

[中图分类号] R9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097-03

Study on the compatible stability of Yanhuning Powder for Injection and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in three infusions

HUANG Xiaojun, LI Xing, GAN Meichan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men City, Jiangmen 529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Yanhuning Powder for Injection and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in various infusion. Methods: Using UV spectrophotometer, precision pH meter and other methods, we simulated the clinical use of drug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appearance properties, UV spectra and pH of compatibility ,Yanhuning Powder and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which were commonly used as anti-allergy drug, after 0, 1, 2, 4, 6 h in three different solution. Results: The appearance, pH and content of compatibility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Conclusion: Yanhuning Powder and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are stable in three kinds of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25℃) within 6 h.

[Key words] Yanhuning Powder; Dexamethasone; Stability; Infusion

注射用炎琥宁(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9-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是由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经半合成后得到的有着明确化学单体的中药西制产品,分子量为610.68,具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近年来,炎琥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1],统计了我院门诊药房1个月的处方,其中使用炎琥宁粉针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6.3%,使用频率较大,而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占80.6%。而随着炎琥宁粉针在临床应用上日益增多,也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的案例[2-3]。地塞米松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药物过敏的药品,处方中常用其与炎琥宁粉针剂配伍使用以减少炎琥宁所致的过敏反应。本课题拟将注射用炎琥宁与常用抗敏药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观察其在3种常用输液中配伍稳定性,为临床配伍用药[4-6]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260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精密pH计。

1.2 药品

注射用炎琥宁80 mg/瓶(批号:09080620,重庆药友药业有限公司);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批号:090823026,六安华源制药有限公司);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批号:090719046,六安华源制药有限公司);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批号:0908130,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地塞米松注射液1 ml∶5 mg(批号:090808,白云山天心制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波长的选取

取注射用炎琥宁粉针80 mg,注射用水溶解,转移至250 ml量瓶中,并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母液。另取不含炎琥宁粉针作空白,含地塞米松作阴性对照。取母液适量配成8 μg/ml溶液(A液),以注射用水为空白,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炎琥宁粉针1瓶(80 mg),用注射用水溶解置250 ml量瓶中,加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2.00、2.25、2.50、2.75、3.00 ml分别置于5个100 ml量瓶中,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3]这5种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回归曲线。

2.3 回收率试验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取炎琥宁80 mg,置250 ml量瓶中,用注射用水溶解稀释,摇匀,吸取上述溶液2.25、2.50、2.75 ml分别置100 ml量瓶中,加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收度。

2.4 样品含量测定

2.4.1 炎琥宁溶液的配制取注射用炎琥宁粉针(80 mg)3瓶分别置于250 ml量瓶中,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2.50 ml置于3个100 ml量瓶中,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标示为样品1、2、3。

2.4.2 加入地塞米松的炎琥宁溶液的配制取注射用炎琥宁粉针(80 mg)3瓶分别置于3个25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 ml∶5 mg)各1支,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2.50 ml置于3个100 ml量瓶中,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标示为样品4、5、6。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上述6个样品的吸光度。

2.5 pH的观测

用精密pH计测量上述6种样品在0、1、2、4、6 h的pH值,观察其变化。

2.6 外观

在室温下观察上述6种样品在0、1、2、4、6 h的外观变化。

2.7 结果

2.7.1 测定波长的确定结果显示,炎琥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1 nm,且地塞米松注射液在该波长处无干扰。结合文献报道[6-7],炎琥宁的测定波长确定为251 nm。

2.7.2 回收率试验[6]在251 nm波长处测得样品的吸收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回收率,得炎琥宁平均回收率为101.04%,RSD为1.24%(n=3)。

2.7.3 标准曲线的绘制回归方程为Y=0.015 3X-0.001 8(r=0.999 2,n=5)。炎琥宁在浓度6.4~9.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见表1。

表 1 炎琥宁在浓度梯度中的吸光度

Tab.1 The absorbance of Yanhuning in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图 1 炎琥宁溶液的标准曲线

Fig.1 The standard curve of Yanhuning solution

2.7.4 3种输液中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及pH值见表2、3、4。

2.7.5 外观的观测炎琥宁粉针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6 h内无明显的混浊,澄清度良好;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3讨论

3.1 方法学考察

由表1和图1可知,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高。

3.2 炎琥宁与地塞米松的配伍

由表2、3、4可知,各项测量显示炎琥宁和炎琥宁-地塞米松配伍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RSD值均在±2%的范围内且相对百分含量(%)均在±5%的范围内,表明炎琥宁和炎琥宁-地塞米松配伍液在6 h内保持稳定,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3.3 溶媒的选择

由表2、3、4可知,炎琥宁和炎琥宁-地塞米松配伍液在3种输液中均较稳定,其中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RSD值最小,且含量变化差异最小,稳定性较好,与临床应用相符,应优先考虑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外观变化仅以混浊为指标进行测定。应进一步对输液微粒进行测定[8],以更好地控制输液的稳定性,应用于临床,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计建丽.浅析炎琥宁注射剂的合理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5):305-307.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过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OL].www.cdr.省略/gxzy/ypblfytb/10652.shtml.

[3]屈雅丽.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1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6):89.

[4]莫火弟,何伟容,容令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配伍禁忌分析[J].海峡药学,2007,19(11):111-112.

[5]梁琳莉.炎虎宁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2):266-267.

[6]时晓亚,陈富超,于琳,等.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15.

[7]黄镜娟,陈锡波.血塞通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微粒观察[J].淮海医药,2006,24(5):433-434.

(收稿日期:2009-12-07)

上一篇:太子参等3种中药材中铜\铅\砷\汞\镉含量的分析... 下一篇: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紧张性头痛的远期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