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时间:2022-10-29 06:58:24

当夏雨肆虐的时候,意味着又到回首的时间。带着对秋的渴望,我们在夏释放着激情,但当我们送走又一届初三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仿佛平静了些许。

一个学期前我曾经用艰难困顿来形容我们的工作,我记得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在一阵新鲜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次的口角,一次次的暴力冲突,一次次的辱没师道尊严……圣洁的校园里,上课时穿行于课堂外的学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诱引着那性善孩子自由的渴望。没有吆喝声的小卖部,依然有着往日的火爆,阵阵沁脾的馨香依旧勾引着课堂孩子的幼小的馋虫,为了让零食能在课间占据肚子那一席之地,他们已经顾不上把包装袋扔进那久违的垃圾箱……”现在初三走了,校园里仿佛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平心地思想着那一幕一幕,我思潮涌动。

送走的孩子是第一届小六生,四年的初中生活让他们成为我们自己的“瘟神”,这是孩子的悲哀,更是我们自己的悲哀。我们无需去追究谁的责任,因为我们已经饱尝良心的责罚。随着时光的消磨,我们不应让历史重演,因为我们还要承担桃李满天下的美名。试想一下,当你垂垂老矣的时候,蓦然回首,寻找自己桃李何在?

教书十年,时常与妻子探讨教育的问题。其实,每当提及的时候,我更多地想到自己曾经失败的教育:想起初为人师的时候,一回回对孩子的冲动惩罚,就为了挽回那微不足道的尊严;想起初登讲台的时候,一次次与孩子的横眉冷对,就为了处理那鸡毛蒜皮的小事;想起那初尝管理的时候,一张张跟孩子的较劲臭脸,就为了满足那毫不值得贪慕的虚荣……那一幕幕,每当我想到的时候,都有些不尽的惊心。有些人可能会说,教育也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前进的。听起来有道理,可仔细想想有多少孩子要成为老师成长的试验品。如果老师能成长还好,反之,将让你我不敢想象。

整理材料之余,时常下楼瞧瞧初二的孩子们,不经意间也会发现不少在外罚站、闲逛的,逮一个来问问,大多是上课讲闲话,迟到或未交作业的。再瞧老师正尽兴讲课,似乎已忘却了外面孩子的存在。负责了一个学期的政教工作,这才发现我们老袁的难处,既要处理学生问题,又要控制处理的度,很多班主任动不动就要求政教对班上的孩子做出严厉的处分,不然自己在班上就没有威信,经常弄的老袁两难。他说了几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处罚学生是一种艺术,虽然我不能完全把握,但我知道不能让处罚成为一种无意义的手段。教育的目的不是处罚,班主任应该在学会自己处理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威信”。这是一个老政教的名言,朴实无华,深刻而蕴含哲理。这点我有点庆幸,庆幸自己在当班主任的时候生怕政教处理我们班上的孩子。

回首这三届走过的初三,我都参与了行政管理。相比较而言,上一届的初三可以说是一路走来最平稳的一届,但是却意外地在最后的晚自习发生了不愉快的一幕。还好那天晚上初三领导小组成员均在,及时地制止了事太的进一步恶化。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灯一息,学生们从教室里蜂拥而出,到处想起起哄的声音,扔东西的、追打的、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的……要不是领导果断地叫我们一人值守一层,用强力的电筒灯强制驱赶学生回到教室,还真不知会出现什么后果。可是当我们将学生赶入教室的时候,却发现我们有不少老师却不在班上,那时已然上课,老师们却依然呆在有灯的办公室里闲聊。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常于背后说人闲话的人,然而这种漠视或许是无心之举,但是它很可能会让自己成为学校和老师悲剧的导演。我们的老师应该知道,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生命是大于天的,书本的知识在它的面前只能用蝼蚁来形容。对于这种理念,当10届的嫡系回来找我的时候,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想想那时77人的团队,管理的难度并亚于任何一届。三年之后的今天,看看他们一个个褪去了那往日的青涩,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如果按照成绩的标准,三年前这些人大多都是落后于他人,但从此时此刻那阳光的微笑中却可感受生命是如此灿烂。我相信他们此时拥有健康的生命,那么他们脚下的路将走得更远。

闲下之时,陪着妻儿散步有时感觉是必须的,陪得多儿子跟自己也亲近了许多。夏天的夜来得很晚,我们总是走得很远,儿子经常想买奶茶,我总是会答应他。那天在元气不禁遇见初三的一位学生在做服务生,他很热情叫我老师,还说要请我喝东西。我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婉言谢了。出来之后,我才忆起这是初三(25)班的,是去年开学刚到学校的时候政教的第一批受训的其中一位。我有点感慨,妻子不敢相信,她说她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善良。我沉思许久,看着儿子捧着大杯的奶茶美美的,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亮,我心里有点哽咽。孩子需要什么,我们能给他什么?妻子是一名区级“十佳”班主任,年年都是先进,可她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忙,甚至有点闲,总是有时间陪儿子。每次她总是说班上的孩子特别的听话,她每次运气都特别的好。直到那天我才明白,不是她运气好,而是她能看到孩子的善良,能让孩子善良。

2013中考已经结束,想起当时三天半的带考,我把44个孩子送进考场,虽然那时我不知他们考得如何,但那几天他们的确很听话,这么多同仁中,我总是第一个闲下来。每每听到他们向我问好,听到他们跟自己再见,感觉彼此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比我们想象的善良,他们中大多数还是能懂老师的好。只要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规劝,多一点爱!教育不能因为点点的瑕疵,而使你放弃大块的美玉,如果那样,那我们真是罪人了。

上一篇:对技工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天河二号”蝉联最快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