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新亮点研究

时间:2022-10-29 06:44:32

环保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新亮点研究

摘 要: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已经造成了环境的极大破坏。逐渐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他们观念的引导,从而树立小学的环保观念。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将从环保视角着手,探讨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措施。

关键词:环保视角 小学生 德育工作

一、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繁华的街市、衣着光鲜往来匆匆的行人彰显着经济的力量,而另一面在城市的郊区是大量的废弃垃圾以及浓浓的烟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不断刷新速度和高度的记录的同时,工地上刺耳的噪音和尘土飞扬的空气在荼毒着人们的健康。经济繁荣到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当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果实的同时,也要承担由此带来了负面影响,那就是环境破坏的问题。人类自诩为最聪明的动物,认为自己能够主宰大自然,成为世界的主宰,殊不知这种行为是自食恶果,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埋下隐患。中国一直在为自身所取得的成果沾沾自喜,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排名第三,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国不断的向中国输入制造产业,使用的大量工业原料被丢弃,造成多种环境污染。北京的雾霾、内蒙地区的沙尘暴、陕北高原的水土流失……[1]

当前在我国,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扭转这一严重态势已到刻不容缓的时候。但要迅速扭转也很不现实,这大约要10年的时间,起码要迅速开始行动。

因此来说,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为了回应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倡导低碳经济、改进生产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2]

笔者认为,环保意识应该成为一种全民观念,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观念的培养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让环保不再只是意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小学生刚刚走入校园,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念,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加以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意识的观念,那么对于今后的环境保护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很遗憾的是目前的大部分学校将教育的重点放到了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从小学开始便给学生施加繁重的学习负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主流思想。今后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现的综合型人才,“德育”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加以重视。小学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环保角度进行德育工作的措施

1.合理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

孩子们在学校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小学生们对自己的行为还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老师来进行引导。衡量一位老师是否成功,不在于教出成绩十分优异的高分学生,而是那些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构建合理的课堂结构。爱玩是学生们的天性,据相关调查表明,每节课中前30分学生精神最为集中,之后的学习效果逐渐下降,这个时候如果再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课堂最后的时间内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德育方面的教育,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后进行德育教育,既缓解学生疲惫的精神态度增强学习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其次,德育教育可以根据讲课的内容随时穿来。刻意的德育教育往往适得其反,而在潜移默化中效果反而更好。这需要老师在讲课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既不生硬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思想品德课来说,在教导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告诉他们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应该树立卫生意识,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花草草。学生的世界是单纯的,老师的教导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老师加以引导,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当学生表现突出时要进行鼓励,从而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2.举行课外活动增加德育的趣味性

爱好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现在的学校教育多为“填鸭式”的教育,即将只是强硬的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习今后的学习。而小学生大多还处于爱玩的阶段,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更要突出趣味性。如果给小学生讲一些所谓的人生大道理,也无法产生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可以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并身体力行的做到保护环境。比如,可以动员学生开动脑筋,将身边的一些废弃物循环利用。举行创意比赛,然后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教导学生如何变废为宝。

理论上的知识掌握的熟练并不代表在实践中就一定能够加以利用。环保并不在于意识有多先进,关键是在生活中能够用行动表明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决心。所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目前的孩子所最缺少的。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一些环保方面的竞赛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多多搜集相关的信息,例如图片,故事等,做成小册子,同学间互相分享和交流,从而实现德育的目标和价值。[3]

3.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环保的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所以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小学生的世界是简单的,她们到底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这一重要的时期,老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观念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然不会马上显示其作用,但是不知不觉中能够帮助学生转变态度。基础设施建设并非是一纸空话,需要学校真正的拿出行动。学校呼吁学生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可是学校的垃圾桶极度缺少,老师教育学生要保持室内卫生、干净,可是缺少扫帚等用品,那么如何能实现环保,加强德育教育呢?所以,相关的基础设施绝对不能少,这是对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环保观念的保障。其次,在学校的一些显著位置粘贴一些标语,可以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如此一来便可以充分发挥这些静物的熏陶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利用静物适当提醒、诠释,无声教育与有声教育结合就会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张春华;丛湘义.环保教育与德育教育[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2] 杨士军.对环境教育实效性的两点认识[ J] .上海环境.2000(01)

[3] 江春林.环保部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刍议[ J] .上海环境科学.1990(04)

上一篇:浅议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下一篇:人性化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