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9 06:00:39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脑梗死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精心护理,输液畅通,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锁骨下静脉导管有效使用的保障。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脑梗死 护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309

脑梗死是内科的常见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外周静脉穿刺输液困难,输液治疗时间长。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通过精心护理,输液畅通,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8~70岁,中位年龄59岁;住院输液治疗12~40天,平均17天,锁骨下静脉导管留置时间30~90天,平均55天。

穿刺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肩下垫枕,穿刺区域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5ml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点选择左锁骨中外1/3交界下约15cm处,穿刺针抽吸呈负压状态与胸壁及锁骨均成45°方向紧贴锁骨后方缓慢进针,直到抽出静脉血停止进针,置入导丝,扩皮,导丝引导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置入长度10~15cm,09%氯化钠注射液10ml脉冲式推注封管,缝针固定,贴膜包扎。

护理方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常规X线检查,了解并调整导管位置,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注意事项,每次输液前、输液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等异常表现[1],每次输液前、输液后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ml脉冲式推注封管,带管出院患者每周来院护理2次,局部消毒、更换贴膜,肝素盐水封管。

结 果

60例患者1次置管成功58例,2例患者首次穿刺失败后选择右锁骨下静脉穿刺2次置管成功。发生穿刺局部感染2例,经加强换药、局部理疗后恢复正常。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1例,应用肝素盐水脉冲式冲洗后畅通。输液不畅3例,将中心静脉导管退出05~1cm后重新固定,输液畅通。60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输液畅通,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讨 论

脑梗死是内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年龄大,营养差,外周静脉血管情况差,穿刺输液困难,但输液治疗时间一般较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但若操作护理不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可能引起医疗纠纷[2]。在临床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①操作前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使其了解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优缺点,便与患者选择、决定,能够配合治疗;②穿刺进针时方向要正确,须紧贴锁骨后方,否则可能刺破胸膜,损伤肺组织,或误穿锁骨下动脉,引起出血、血气胸等并发症;③穿刺针尖部斜面应背向锁骨,以免在穿刺针进入锁骨下静脉后由于针头紧贴锁骨,未能抽出血液而继续进针刺破锁骨下静脉,导致穿刺失败;④穿刺成功后接通输液不通畅,多由于中心静脉导管顶在血管壁或静脉瓣上,适当调整中心静脉导管深度即可解决;⑤感染是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3],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在穿刺操作中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穿刺后每天注意观察,及时消毒换药、更换贴膜,一般每3天1次,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尽早采取加强换药,热敷理疗等措施,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置管术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中心静脉导管有效使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志菊.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4):50.

2 许忠娟,芮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97-99.

3 高美玲,赵春玲,郭鹏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2):387-389.

上一篇: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