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良:领跑中国CMO

时间:2022-10-29 05:33:29

黎志良:领跑中国CMO

自打创办了“中美奥达”,黎志良的日程表就比从前更满了。

几个在美国的同学,开玩笑说:“我们做IT的早就赚到钱了,你怎么还在辛辛苦苦搞你的生物医药,有什么搞头?”

黎志良回答说:“你们破译的是机器的密码,我们破译的是上帝的密码,当然不一样。”

事实上,他的“野心”很大,但那个关于“100亿美元”的梦想,与揣在腰包里的个人财产无关。

“如果可能,我想改变这一切”

黎志良走上生物医药之路,要从1986年说起。

那一年,还在中山大学读研的他,拿着导师的推荐信来到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深造,并幸运地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导师——国内顶尖分子病毒学专家、中国“干扰素之父”——侯云德。

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在侯云德的推荐下,黎志良获得前往美国学习的机会。他揣着400美元,搭上了通往大洋彼岸的飞机。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走就是16年。

初到美国,黎志良被美国南加州大学聘为研究员,进入由美国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卫生、教育与福利部)资助的、研究艾滋病最新诊断方法的全美七大中心实验室之一,从事关于艾滋病病毒的定量测定研究。

与大多数埋头于实验室的研究员不同,黎志良在钻研病毒知识的同时,也对美国当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南加州大学,他不但努力学习语言文学,还特意选择最贴近社会的语言夜校,与形形的美国人混在一起进行交流,甚至还选修了美国好莱坞的编剧课,钻进图书馆,研读连美国人都望而生畏的“古文”——莎士比亚原著。

种种努力没有白费。黎志良不但熟练掌握了一般性英语交流,还了解了美国宪法,理解了美国民众的“枪文化”,熟知了商业文书的撰写方式……

6年后,他放弃了读博的机会,进入美国罗氏制药公司从事生物工程药物与诊断系统的研发。

进入“罗氏”后,黎志良才从真正意义上领悟到“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与“校园基础研究”的巨大差异。

在“罗氏”,他经常要与有关生产环节、终端市场,甚至药品标准的审核报批部门打交道,收集汇总各方信息,结合实际需求修改研发方案。4年历练,不但在科研上卓有建树,其开发的“分子诊断系统”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定量测定HIV、HCV及HBV病毒量的全自动化仪器。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全息认识,以及融入产业链的实际运作经验,使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但在此之前,他知道自己必须先完成另外一件事情。

“我毕竟是技术人员出身,如果要在现实市场环境下营商,必须回学校打好理论基础。”于是在来到美国的第九个年头,黎志良决定攻读MBA学位。他凭借优异的考试成绩,同时被三所在全美排名前十的商学院录取。面对同样颇具吸引力的选择,他风趣地调侃自己最终的决定:“美国的东海岸比如纽约,让人躁动不安;西海岸比如旧金山,让人觉得像吴侬软语,舒适而平静;而美国的中部才代表了地道的美国精神,所以我选择位于那里的密歇根大学。”

2002年,顺利获得密歇根大学MBA学位后,黎志良的创业梦想开始付诸实践。

他与朋友合伙在美国硅谷创办了一家专业医药咨询公司,用他的话说,搞咨询公司的投入和收益都不高,但可以频繁接触“生产”、“消费”两个端口的客户,并将整个产业链的脉络谙熟于心,且大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与不同国家、不同规模的企业,以及一些投资基金建立紧密联系。

事实上,所有这些都为日后的“中美奥达”积累了宝贵的市场信息与融资渠道,同时也令他看到产业中的诸多实际问题,以及背后巨大的发展空间。黎志良发现,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小生物药物开发企业,受制于设备、技术等局限性基本不具备生产能力;而大型企业虽然资金充足,但他们的竞争力在于组织、统筹、控制新药开发、临床试验、药品注册、质量保障与跨国营销,“生产”仍属被忽略的环节。除此之外,多半跨国药企也尚未设立自己在华的大规模生物药物生产基地。

“这恰恰是我们可以着力发展的广阔空间。”对于自己选择的方向,黎志良感慨颇深。一个令他久久不能释怀的理由,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为全球制药行业贡献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但由于当时缺乏产业化能力,最后只能将专利转让给瑞士诺华制药,自己退居原料药供应商。“青蒿素”是迄今为止中国为世界新药库贡献的唯一成果,但遗憾的是,从法律层面来看,这项专利已不属于中国。“这是缺乏产业链衔接能力的直接后果,如果可能,我想改变这一切。”

重点,国内市场

2006年6月,黎志良返回祖国。当年,他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专业化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服务商——中美奥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个令他惊喜的现象,发生在2008年。当时,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令诸多行业遭受重创,但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却仍保持着高速增长,再次印证了其独特的生命周期。

在黎志良看来,这与消费人群的刚性增长不无关系。“生物制药有点类似于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某些规律,即市场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不会像房地产、互联网、汽车等行业那样,在短期内呈现爆发性增长;同时又遵循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律,即中国健康产业方兴未艾,但市场仍欠成熟。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生物医药几乎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未来,其成长空间依然巨大,产业发展积蓄的力量亟待一个引爆点加以释放。”

基于上述审慎考量,黎志良与合作伙伴一致决定,转变融资方向,将主要精力投入于国内市场。

定位很快卓见成效,“中美奥达”先后获得各级政府约10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资助,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并与国内外二三十家重要的生物制药公司签订了几十个国内外新药研发服务合同。与此同时,过去的5年里,还与8家国内重点院所、3家国内外著名药企、4家跨国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一切都向着越发光明的未来良性运转。

中国价格,欧美质量

2010年3月,一个总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由“中美奥达”承接的CMO项目落户北京,黎志良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之一。

上一篇:孟山都眼中的自己与中国市场 下一篇: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上)